今日港股开盘后,蔚来汽车(9866.HK)股价急速下挫,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3%,最终收跌8.99%至49.28港元。科技先生小编了解到,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的核心事件是:据彭博报道,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于2025年8月在美国法院对蔚来汽车及其首席执行官李斌、前首席财务官奉玮提起诉讼,指控其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隐瞒实际控制权,构成证券欺诈。

BaaS模式下的会计争议

GIC的诉讼焦点直指蔚来与宁德时代、国泰君安国际等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蔚能”)。根据GIC提交的诉状,蔚来在“电池即服务”(BaaS)模式下,将电池销售给蔚能时一次性确认全部收入,而GIC认为此举违反美国会计准则(ASC 606)。该准则要求收入应随用户按月支付租金逐步确认,而非一次性入账。

处理,蔚来该季度业绩将被大幅削弱。

此外,GIC指出蔚能虽为独立法人,但蔚来通过应收账款、担保等方式实际控制其55%的经济利益,且电池类型、租金定价均依赖蔚来决策,但蔚来未将其纳入合并报表,以此规避电池折旧成本。

三年争议的延续

此次诉讼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2年6月。当时,美国做空机构灰熊研究(Grizzly Research)发布报告,质疑蔚来通过蔚能虚增收入和利润,称其将7年订单收入一次性纳入20

然而,GIC作为0亿美元。

诉讼消息公布后,蔚来美股夜盘大跌超10%,新加坡市场股价下跌10.2%至6.25美元。法院已暂缓审理此案,需等待此前美国投资者集体诉讼案结果——该集体诉讼指控蔚来在2018年IPO时隐瞒对江淮汽车的依赖及上海自建工厂计划终止的事实,案件自2019年立案以来已持续6年。

行业分析师指出,若GIC胜诉,可能迫使车企重新审视换电模式的会计处理方式。目前,多家车企正探索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收费模式,而蔚来BaaS模式的争议或成为行业规范化的“试金石”。

蔚来回应:指控毫无依据

截至发稿,蔚来方面尚未正式回应诉讼细节,但此前曾针对灰熊报告强调:“公司严格遵守上市公司准则,内部审查未发现不当行为。”蔚来认为,电池控制权在售予蔚能时已转移,其“履约义务”已完成,一次性确认收入合理。

GIC的诉讼逻辑:风险对冲与长期维权

作为全球知名主权基金,GIC此次诉讼被市场解读为双重策略: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追讨潜在投资

这场涉及中概股、主权基金与会计准则的跨国诉讼,不仅考验蔚来的合规能力,更可能重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财务规则。


蔚来汽车遭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起诉,涉虚增收入及证券欺诈指控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