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金通灵控股子公司——江苏金通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案号(2025)苏06破申97号。

曾跻身国家机械行业500强的南通企业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2017年至2022年持续实施财务造假,于9月30日收到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公司因欺诈发行证券罪被罚800万元,创始人季伟等6名高管被刑拘。

伴随造假曝光,金通灵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达23.85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2.04%,目前已启动预重整程序,36家意向投资人参与报名,港股汇通达拟注资9.94亿元参与重整。

图片来源: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六年财务造假,虚增营收超11亿

金通灵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服务型企业。曾在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压缩空气储能和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中表现突出。公司专注于研发高效空气膨胀机和真空设备,其轴流式空气膨胀机效率达89%,已应用于贵州毕节10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显著提升系统循环效率。

2017年至2022年,金通灵通过子公司操纵数据实施系统性财务造假:两家全资子公司伪造工程形象进度确认表、发货单,调节项目完工进度以虚增或虚减收入利润;一家控股子公司采用“未发货先确认收入”“销售退回不冲减收入”的方式虚构业绩。

司法文书显示,此期间公司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超11.3亿元,虚增利润总额超

2023年南通国资介入后,公司自曝“重大会计差错”,造假事件正式浮出水面。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中显示,一审判决,除公司被罚800万元外,创始人兼前董事长季伟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欺诈发行证券罪数罪并罚,获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另有5名核心高管同步被刑拘。

此外,因造假期间涉及多起证券发行项目,华西证券、光大证券等5家券商及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因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被投资者起诉要求连带赔偿;目前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已启动,投资者集体索赔的民事追责正在推进。

累计亏损近24亿,预重整程序启动

财务造假曝光后,金通灵真实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23.85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3.14亿元,同比扩大160.03%;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48.7%,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02 亿元。

根据金通灵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92.04%,货币资金仅1.06亿元,有息负债却高达13.59亿元,偿债能力濒临极限。

2025年10月,其控股子公司江苏金通灵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财务危机已蔓延至核心业务板块,公司当前已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为化解危机,金通灵于2025年4月启动预重整程序,南通中院指定清算组担任临时管理人并公开招募投资人,截至4月末共有36家意向投资人完成报名。

目前,南通市国资委旗下南通产业控股集团已接手公司实际控制权,港股上市公司汇通达拟出资9.94亿元参与重整,试图通过增量资金缓解其债务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此前对金通灵投入显著:2018-2021年通过股票购买、定向增发等方式投入14.9亿元,另通过关联借款、担保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超27亿元。但受造假导致的业绩亏损、股价下跌影响,其持股价值大幅缩水,担保业务或面临数十亿元潜在损失。


金通灵六年财务造假被罚800万,6名高管被刑拘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