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A股市场,总有那么些公司表面风光,底下却藏着大坑。
这回轮到*ST高鸿了,这家背靠央企大唐电信的科技股,愣是玩了九年财务把戏,虚增营收快200亿,结果股价从19.8元的高点砸到0.38元,5.2万股民跟着遭殃。
证监会一纸罚单下来,公司直接退市,高管们也得挨罚。搁谁身上都得吐血,这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信任崩盘的教训。
央企背景下的隐秘滑坡
*ST高鸿这家公司,1998年就登陆深交所主板,当年还叫高鸿高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打通信设备和技术服务。背靠大唐电信这棵央企大树,早年日子过得还算滋润,业务覆盖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啥的,报表上看着挺体面。
2015年那会儿,股价最高冲到19.8元,总市值上百亿,投资者蜂拥而上,谁能想到这背后全是水分。说白了,公司从通信科技转向贸易业务,本意是想拓宽收入来源,结果走偏了路,搞起虚假贸易来填报表。
2015到2023这九年,营收从原来的几十亿虚增到上百亿,利润却只多出区区7600多万,毛利率低得可怜,正常贸易公司哪有这么薄的利?这明显是硬着头皮往上堆数字,维持上市脸面。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大唐电信集团,央企身份本该是金字招牌,可偏偏成了护身符。内部管理松散,高
资金一到账,报表更漂亮了,股价稳住阵脚,散户们还觉得捡了便宜。可这钱没真事儿干,基本都用来还债或周转,业务没见起色。2024年5月开始,公司就被贴上ST标签,原因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银行账户冻结,风险警示公告发了11次。
投资者要么没当回事儿,要么抱着一丝侥幸,结果等到8月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一出,全炸锅了。股价连续跌停,市值缩水到4.4亿,基本归零。
从央企子公司的光环,到如今的退市深渊,就这么一步步滑下去,教训够深刻。市场监管再严,也挡不住内部人铁了心钻空子,这事儿提醒大家,央企股也得擦亮眼,别光看招牌。
退市过程说来也快,2025年9月1日到26日,20个交易日股价天天低于1元,直接触发面值退市。深交所10月8日下发终止上市告知书,9月29日开市就停牌,20多年上市生涯画上句号。没有退市整理期,股民连最后甩卖的机会都没,强制退市后直接转到股转系统,流动性更差。
2024年公司亏了22.9亿,2025上半年又亏1.4亿,账上诉讼仲裁金额堆到31.8亿,审计师直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意思就是账本太乱,查不清。
这不光是财务问题,更是整个治理链条的崩坏。央企背景本该带来更多监督,可事实证明,身份再硬也得靠人管人。投资者损失惨重,5.2万户到7月底还抱着股,血本无归的滋味,谁尝谁知道。
空转贸易的九年把戏
虚假贸易这套路,在*ST高鸿玩得炉火纯青。从2015年起,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跟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勾搭上,专干笔记本电脑的“空转”和“走单”生意。
啥叫空转?简单说,就是签合同、转资金、伪造单据,货压根没动,纯属账面游戏。江庆是南京庆亚的实控人,还是公司董事曹秉蛟的老公,这层关系让交易隐蔽性拉满。
三方一拍即合,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全是串联好的,资金从高鸿账户出去,绕一圈回来,报表上就多出笔收入。2015到2017年,主打笔记本,虚增金额就上百亿,实际仓库空空如也,没一点货物流转。
2018年后,升级版来了,不光笔记本,还加了IT系统和服务器贸易。公司找自家子公司高鸿恒昌配合,自导自演,内部邮件、合同,全是道具。资金在关联账户间跳来跳去,表面上看是正常买卖,里头全是空气。
九年下来,虚增营收.76亿,利润却只有7622.59万,净利润率不到0.4%,搁正常公司,这数字低得离谱。贸易行业薄利多销没错,可这么低,明显是成本没扣干净,或者压根没真成本。
证监会调查挖得深,证实这些业务无商业实质,就是为了粉饰报表,维持融资通道。2
这套把戏成本低,操作简单,高层知情却纵容。董事长付景林作为决策核心,组织实施全程把关,曹秉蛟负责财务审核,江庆管执行,三人一锅端。第三方中介也掺和,帮着出具假证明,罚单下来他们也没跑掉。
空转贸易本质上是饮鸩止渴,短期稳住股价,长期埋雷。2023年风声紧了,业务缩水,报表露馅,审计师摇头走人。投资者回过头看,早有端倪:毛利率异常、库存虚高、现金流对不上。
可散户哪有精力天天盯,信了公司公告,结果栽跟头。九年把戏,坑的不光是钱,还有市场信心。监管层这次挖根溯源,算是给类似操作敲警钟,别以为玩得巧就能躲过去。
造假链条长,追责也细。证监会从资金流入手,查出每笔交易的闭环,全是人为痕迹。公司没真投项目,募集资金基本还债,业务没见长进。利润虚增少,说明他们知道边界,不敢太贪,可营收堆高了,融资门就开了。
搁现在市场,这套路早被AI审计盯上,可当年监管工具没那么尖,给了空间。教训是,贸易业务占比高时,得看真金白银的货物流,不是光数字好看。
高管罚单背后的责任链
8月8日证监会那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力度不小,直接拟罚公司1.6亿,9名董监高合计3375万。付景林作为董事长兼时任总经理,知悉全过程,组织虚假贸易,罚得最重,还被禁入证券市场10年。江庆这关键人物,配合虚构合同,同样10年禁入,罚款不菲。
曹秉蛟身为董事,审核环节失职,罚500万外加警告。其他高管从副总到财务总监,全员买单,没一个干净的。第三方中介也没逃,罚700万,算是全链条追责。
罚单金额看着大,可对比亿虚增,杯水车薪。付景林从2013年起管事儿,早年还干过技术,可后期决策全偏财务粉饰。江庆的南京庆亚,本是小贸易公司,借婚姻关系钻进来,成了造假帮手。曹秉蛟在公司内部管合规,却睁眼闭眼,这三人关系网密,责任逃不掉。
监管强调,违法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线索已移送公安,未来可能还有刑事责任。董监高集体失守,说明公司治理烂透,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央企子公司本该有更多审计,可大唐电信那边也没拦住,暴露集团管控漏洞。
处罚不光罚钱,还禁入市场,这对高管是终身污点。付景林以后想回圈子难,江庆的贸易公司直接凉。股民维权群里,吐槽罚轻了,亿窟窿,1.6亿不够塞牙缝。可监管逻辑是震慑为主,重罚是为了杀鸡儆猴。
过去几年,类似康美、瑞幸的案子,罚单越来越重,这次*ST高鸿算典型。责任链拉长,保荐机构、审计师也挨批,虽没直接罚,但声誉损。
投资者权益保护法越来越严,未来这类案子,赔偿机制会跟上。可眼下,5.2万股民等不起,退市后转股转系统,卖都卖不动,损失实打实。
高管买单是必须的,但别忘了,他们当初决策时,报表亮眼,奖金分红照拿。现在雷爆了,甩锅没用。市场需要这种铁腕,杜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罚单落地后,公司公告认错,可晚了,信任碎一地。
退市余波与市场警醒
退市对*ST高鸿是终点,对市场是镜子。10月8日深交所“逐客令”一出,公司资金链彻底断,债务31.8亿压顶,业务瘫痪。没了股市融资,供应商追债,员工工资都成问题。
早跑。
这事儿影响广,通信板块短期震动,投资者对贸易型科技股警惕。证监会移送公安,刑事调查启动,高管们日子不好过。2025年市场整体低迷,这雷一爆,拖累指数。
监管升级在即,AI审计、穿透式监管会更严,空转贸易难藏身。公司清盘后,资产变现还债,股民分不到多少。教训是,投资别贪便宜,低价ST股风险高,公告多看几遍。5.2万人的惨状,换来市场自净,值不值自问。
长远看,A股退市机制完善,2025年已有多家强制退,*ST高鸿是其中一员。股民教育跟上,平台推风险提示,减少跟风。央企改革也得深挖,子公司造假,母公司脱不了干系。
大唐电信得自查自纠,避免连锁。市场成熟,需要投资者理性,监管刚猛,企业自律,三管齐下才能少些暴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