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5日是第九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通过下乡走访、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等形式开展了多样的经侦宣传日活动。
5月15日,经侦大队民警在雅璜乡走访时,有村民反映:该村村民裘某以向村民送大米的形式集资。根据村民的描述,民警立即意识到曾取缔的某传销项目死灰复燃,并已蔓延到该村。民警马上赶到雅璜乡政府,与乡党委书记、村书记等人找到村民裘某,并对其的行为进行了专门教育。裘某当场表示停止集资并立刻返还集资款,并接受村干部的日常监督。
5月15日上午,市公安局组织多部门参与,在文化广场开展了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活动现场,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摆放典型案例展板、现场讲解答疑、赠送印有宣传标语的小礼物等方式,向市民们介绍各类经济犯罪的作案手段和预防办法。
敲小黑板,长知识小编通过十个经典案例,揭示十种骗局“套路”,为大家筑起安全防护的屏障。你们一定要记好哦!
挣不脱的传销组织
985高校毕业生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找工作,遭遇 “李鬼”公司,深陷传销。这是一个运作长达11年、规模庞大的老牌传销“蝶贝蕾”。该组织成员在BOSS直聘上假冒招聘单位,诱骗李文星来天津,后将其控制,洗脑纳入传销组织。不久,李文星的尸体在天津市静海区G104国道旁水坑里发现。“尸检时胃里面毫无食物,人是被活活饿死的。”家属怀疑他是被传销组织虐待致死。和李文星一样,被传销夺命的年轻人还有:赴天津求职误入传销死亡的贫困生张超、拒入传销投河溺亡的贫困女大学生林华蓉等等。
警方提醒:之前传销的主要手段是“杀熟”,也就是发展熟人,但这两年“杀熟”开始变得困难。因为亲人朋友的传销模式开始被大家警惕,所以传销组织的运作方式变得更隐秘,他们开始通过网络来设置骗局。临近毕业季,就业压力大、求职心切的大学生容易降低防范意识,因此需要警惕被传销组织利用。
还不起的套路贷
沉迷网络赌博的学生小王向各大银行申请信用卡被拒绝后,通过广告了解到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对方代表小李说无需任何抵押,可以直接借款给他。于是小王向其借款5万,利息手续费等5万,一个月以后还,还写下了一张2016年9月还款10万元的欠条,到期如不还按月3%的利息计算。小李向小王银行卡上打款10万,小王立即取出5万还给小李。转眼一个月就到了,小王还不出该笔借款。怎么办?小李帮小王出了个主意,他朋友老陈可以借15万给他平这笔借款,借款条件和小李一样,但其中10万元要还给小李。于是小王和老陈签下2016年10月还款30万的欠条。老陈直接把30万打入小王的银行卡,小王全部取现出来,把15万给老陈,10万给小李,自己留下5万。同样没有意外,小王没有还款能力。2017年10月老陈向法院起诉了小王,要求还本付息共计40.8万。
警方提醒:利用网络平台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对外招揽业务,实际上他是没有任何资质的。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和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诱骗受害人签订“阴阳借条”,阳借条金额远远高于实际借款金额。然后在借款人无力偿还情况下,介绍其他的同伙与借款人签订新的更高数额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进一步垒高借款金额。经过层层转让加码,最终受害人债台高筑乃至倾家荡产。
卷入洗钱的银行开户
拿走。幸运的是,工行网点柜员事觉蹊跷,将其劝阻。之后,辖区民警也前往网点介入该起事件,并对学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
警方提醒:出租出借的银行账户很可能用于电信诈骗、洗钱、逃税等非法活动,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租售银行卡的行为可被处以1000元以内罚款,后果严重者会被追究出借人相关的民事责任,并可能影响到个人征信状况,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及犯罪。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是重要的个人信息,要注意妥善保管,切勿为了一点小利就出卖银行卡等个人信息,避免此类“有偿开户”的诈骗陷阱。
崩盘的消费返利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买手”的网站突然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该网站的试用中心购物区主打“免费购”,通过高额出售商束,这样商品就相当于是白送的了。会员可以通过充值、分享链接到朋友圈等方式来升级会员等级,会员等级越高,返利时间越短。一般来说,返利时间从2个月到1年不等。仅第一个月,该网站已吸纳会员约5万人。几个月后,网站关闭,无法登陆,许多不惜借高利贷来支付高额货款的年轻人损失惨重。
警方提醒:如果将“免费购”作为长期营销手段,且“免费购”的商品没有数量限制,那么该平台一定存在问题。这种骗局里,受骗的主要是一些喜欢网购的年轻人,自身消费能力不足但消费欲望又比较强的人,很容易掉进‘免费购’的陷阱里。所谓的“返利”,其实就是“后债还前债”,这种运营方式,迟早会有崩盘的一天,最初支付的高额货款,往往尚未返还,平台就已经崩盘。在进行投资前,务必仔细考察项目,并做好承担相应风险的准备。
金钱至上的非吸
春节过后,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小王四处投送简历。3月,小王应聘的永富南京公司通知她,说她被录取了。面试人员把这家公司吹得天花乱坠,并告诉她,只要帮公司多拉客户、多吸收资金,不光有工资、奖金拿,还有业绩提成。小王接受了公司的洗脑式培训后,就以业务经理身份匆匆上阵,开始了所谓的“工作”。她以沈阳市沈北新区博康农业科技示范园52名被集资人员非法吸收资金达464万余元。5月,小王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公诉至南京市鼓楼区法院。
警方提醒: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找工作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打算入职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工作及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公司的性质,对于薪酬远高于正常标准范围的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否则,糊里糊涂的自己可能就会沦为诈骗的帮凶。
集资诈骗的P2P
李阿姨家住粤西的一个沿海小县城,春节时,在深圳打工了近十年的侄子回来不停地给她推荐一款名为“农村宝”的理财产品,宣称年化收益高达25%至32%。一万块钱一天可以拿到9块钱的利息,利息每天到账,本金30天后可以随时取出来。“惠卡世纪”是一家当时成立不满两年的P2P公司,主要业务之一便是面向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据官网上的介绍,“农村宝”是其拳头产品。经受不住诱惑,一开始李阿姨投了1000元,后来慢慢地再投1万、2万,到了“出事”前,总共投入18万元。2016年2月,深圳警方查封惠卡世纪。警方通报称,该公司以高额回报为噱头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来自广东、北京、江苏等10多个省市的3万多名投资者被骗3亿多元。
警方提醒:一般来说,非法的P2P网站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设立资金池2.存在资金自融现象3.承诺高利息、高回报4.承诺保本付息5.虚构标的与理财项目。披着互联网外衣行诈骗之实的非法集资手段更加隐蔽,欺骗性更大。
打水漂的地下保单
宁波的彭先生经朋友的鼓动,买了一份境外寿险的“地下保单”。投保的境外寿险包含了意外受伤理赔条款。在既是朋友又是“代理人”的张某指引下,彭先生每月将保费打入境外的账户,截至次年9月已经缴纳了高达10多万美元的保费。第二年年底,彭先生在赶往福建做生意时不慎遭遇了车祸。伤势痊愈后,彭先生的家人持着医院的诊断结果,向投保的香港一家理财公司提起人身意外伤害的索赔事宜。没想到的是,这家理财竟不认可内地医院的检查结果,提出应由香港当地医院进行详实地检查。更令人不解的是,这家公司指出,即使索赔理由成立,也要以香港当地的保险政策为标准,只能赔付保额的一定比例。更令彭先生一家人倍感头痛的是,经过咨询了解,彭先生签下的这份“地下保单”,并不受内地法律保护,维权起来胜诉的希望非常渺茫。
警方提醒:境外保险机构的保险推销人员,在国内推销保险产品,国内居民作为投保人在国内签署保单,再由保险推销人员将保单、保费携带至境外,之后由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外签发保单。这样的投保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消费者在投保时要注意查看营销员是否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展(执)业证书》及展业证;在缴纳保费后,谨记索取发票或收据;收到保险公司合同后,消费者可拨打保险公司客户服
不该买卖的未上市股票
张先生无意添加了一位名叫“孟冰”的陌生好友之后,张先生与这名女业务员开始了长达3个月的聊天。对方称自己在一家私募公司工作,这3个月期间会主动聊生活、音乐、电影、公益等,丝毫没有提及投资买股的事情。到2017年3月,对方表示自己的私募公司要做一个项目,3个月内就能转板,但自己借钱后资金不够,愿意分一些份额给张先生。张先生当时信以为真,于是四处借钱购买了股票。之后,对方见过面。
开发行股票”的规定。上市股份和非上市股份最根本的区别是可流通和不可流通的问题。在我国,一般投资者只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
“亲情牌”的项目推销
杭州一企业管理公司以在陕西开金矿为名,派业务员上门推销,主要针对60岁以上退休老人募集资金。业务员对老人说,该项目利润丰厚,且有河南一家园林公司作为担保,月息高达3%。除了高回报,业务员还大打“亲情牌”,经常上门陪老人聊天,帮忙做家务、搬煤气瓶,送米送油等。公司也会不定期组织茶话会,投资额高的老人还可参加公司组织的免费旅游。不到3个月,就有87个受害人先后投入300余万元。后来这家公司忽然关门,业务员都不见了,这才有人报了警。
警方提醒:项目投资类骗局的受害人以老年人为主,会虚构类似“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听起来“高大上”的项目。有的公司还会借组织旅游的名义组织投资人前往公司“考察”,但实际上,这些考察的地方都是假的。有些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平时比较孤独,业务员“亲情牌”一打,就很容易上当。要预防这类骗局,一方面需要子女多关心老人,和老人多沟通;另一方面,老人碰到上门推销投资的,一定要多一分心眼。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择业时要提高警惕,切勿盲目从事非法推销活动,以免触犯法律后悔莫及。同时,要注意劝导家里的长辈,提醒他们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也不要随便购买他人推销的各种保健药品,以免上当受骗。
设好圈套的来电
一天,浦江的黄先生突然接先生推荐了一款名为“帝皇八宝五珍汤”的药品,半年一疗程12盒,每盒售价600元。信以为真的黄先生以7230元的价格订购了12盒该药。就这样,黄先生一直慢慢地投入了1万多元“药费”。经查明,此案系以冒充
警方提醒:电信诈骗,万骗不离其宗,所有铺垫最终都是为了“让你转账”,而面对这些骗局,务必做到不贪、不信、不怕!不要轻易转账汇款,避免上当受骗。在遭遇电信诈骗时,保留“证据”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包括保留联系历史信息、转账资金信息等,这些证据有助于警察找到持卡人身份,进而锁定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
推荐阅读↓↓↓
供稿:经侦大队
编辑: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