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开股份稳健发展的逻辑:稳中求进,“布局×产品”与城市共兴
历经约20年的高速增长,房地产业自2021年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期”。在当前趋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早已成为业界公认的头号关键词。
数据是地产圈最好的“体检仪”。各大地产排行榜风云变幻,从中不难洞见各家房企的现况及体质。一度在“三道红线”出台前占据上风的名企,今时多有业绩腰斩者,也不乏彻底出局者。而业绩企稳甚至“逆袭”的个中翘楚,则格外引人注目。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首开股份以390亿元销售额,跻身全国排行榜TOP27。同时,首开股份拿地金额达94亿元,挺进全国TOP20。销售、拿地“两手抓,两手都够硬”,自是绝非偶然——首开股份如此高光的表现,背后是国企优等生清晰顺畅、行稳致远的发展逻辑。
在资金密集型行业里,财务稳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整体稳健。
依托资深国企的信用优势,首开股份在融资上表现为渠道多、额度足、成本低。
2023年2月,首开股份成功发行39亿元公司债券,在合理管控财务、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手中有余粮,出手心不慌”。
3月28日,首开股份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23年第三期中期票据,募集资金15亿元,期限3+2年,票面利率3.93%,创2023年以来新低,全场认购倍数近三倍,圆满完成公司一季度56亿元中期票据发行工作,实现融资开门红!
在盘活自有存量资源方面,首开股份也同样采取轻重结合的形式,且这些业务未来均有望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2022年4月20日,首开股份在交易商协会成功发行2022年第一期自持住房租赁资产支持票据(熙悦林语类REITs项目),融资金额9亿元,期限15年,票面利率5%。
该笔业务为全国银行间首笔住房租赁股权类REITs产品,并为熙悦林语北区5套长租公寓提供了创新资产盘活路径。
彼时有消息人士表示,该项目的发行期限15年(不含3+N结构)为市场首创,创新地采用了股权转让及资产化盘活架构模式,有力解决了住房租赁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的痛点难点;同时,股权类产品新增了权益性资金,优化了公司资产负债结构。
2023年3月末,首开股份以望京首开广场、宋家庄福茂为抵押物,成功取得18亿经营性物业贷,该笔融资是首开股份目前存量商办物业实现的最长期限,融资额最大程度地反应了资产价值。
望京首开广场
投入重资“用手投票”,证明首开股份对房地产后市仍充满信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楼市并非全无机会,只是出现了典型的“K型分化”(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作为优质国企,首开股份洞察到地产最艰难的时期已然过去,行业元气正在恢复,日渐进入平稳复苏的新周期。纵然烈火烹油的行业盛景无法重现,但只要战略正确、管理精细,品牌房企仍可在复苏周期中大有可为。
实际上,在如此微妙的时刻,以首开股份为代表的国企市场表现如何,也将相当程度上影响B、C两端的信心——从目前来看,首开股份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理性融资,勇于进取,有望持续踩准行业的复苏周期,稳中求进;同时,承担起国企“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时代责任。
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地块,正成为首开股份未来数年内的“超级面粉”,必定助其稳步发展地产这一核心业务,以从容之姿谋求基业长青。
某位地产教父说过,城市价值决定了80%的地产价值。
在中国版图的东南西北,首开股份各插上了一面战旗:“京派一哥”深耕北京、长三角、珠三角、西南成都地区(17个省市区30余个城市),并结合周边关联城市进行拓展参与。换言之,就是重仓三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一个最具潜力的地区。
深耕四大经济极是首开全国化布局的基本战略
首开股份的全国化布局,北、东、南三向连接起来是一张弓,西向则是拉满弓弦的发力点,可谓与“大国崛起”的经济趋势不谋而合。
各大城市的项目布局中,首开股份坚定选择核心区域和高成长区域,坚信区位价值和发展潜力,并以此握紧战略主动,规避不可控风险。区域内中产以上家庭日益澎湃的居住改善需求,是首开股份倾力角逐高端市场的源动力。相对一些房企“农村包围城市”的“规模化战略”,首开股份更显沉稳持重,也并不追求过高的毛利——持续、稳定的复利,更为这家一线国企所看重,也有利于“长期主义”信奉者保持财务健康、运营安全,从而得以穿越周期。
此外,地产行业正逐步进入存量时代,一二线城市将会出现更多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的机遇。以“城市复兴者”为己任的首开股份,在旧城改造领域拥有顶级开发经验和资质,这一杀手锏,必将成为首开股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且获得更多非公开拿地的机会。
城市更新是首开股份的“看家本领”之一
产品力,永远是地产业的核心要素。尤其在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的“后黄金时代”,市场渐趋理性,产品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企的生命力。
作为地产圈老牌“国匠”,首开股份近40年来笃信“精研技艺,苦练内功”,不断在住宅产品的打造上力图精进。
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是中国一二线城市最具置业活力的群体,也是首开股份所瞄准的核心客群。这一新贵群体在居住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上,均忠实于个人内心,所以其置业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首开股份敏锐捕捉到快速嬗变中的客户需求,在产品的设计、开发中灌注了巨大诚意,满足甚至超越了客户期待。
仅在成都一地,首开股份展现的产品力就已足够亮眼。
首开龙湖·云著,为公园城市中央商务区注入“京派新范式”,将北京文化融入在地文化,大受市场青睐。
云著为首开股份在成都赢得了好口碑
首开金地·鹭鸣北湖,创新采用了3-8层板式洋房的产品形态,大大提升了居住舒适度。
首开·中环云樾,为首改家庭带来120㎡起的实用四房产品,在寸土寸金的核心区提供了“跨阶”置业方案。
向科技、绿色的迭代产品进军——使命召唤着头部房企。
建筑技术革新,是房地产须直面的“双碳”战略必考题,也意味着更健康的居住环境、更智慧的居住体验。手握先进的绿建技术,首开股份率先起跑,已在产品的“绿色”赛道上一马当先。从2015年至今,首开股份已连年进入由第三方绿色评估认证机构所认证的标准排名——“中国绿色地产TOP10”榜单前列。今年1月,首开LONG街项目成功取得了碳中和认证证书。
LONG街是碳中和典范项目
“产品为王”,表面看是当前市场倒逼企业精益求精,但如若放到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轴上,则是一种企业价值观。
“老匠”首开股份没有把“匠心”放在地产软文里,而是浇筑进了每一寸精心打磨的产品细节中。
“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城。”与北京休戚与共的历史,是首开股份广为人知的故事。
或许也可以说,早在中国房地产混沌初开的年代,首开股份已完成了从“建城者”到“造城者”,再到“营城者”的角色升维。
直到今天,真正以城市视角来操盘地产的企业,仍需要行业头部的实力、格局和担当,所谓不负重任者,其实相当寥寥。
不过,曾在皇城根下成功“营城”的首开股份,对“与成都共兴”并无唐突感,甚至相当自信、丝滑。毕竟,两座城市的历史均超过了3000年,拥有同样深厚的底蕴。更重要的是,立志“为建筑植入传统文化与信仰”的首开股份,能在成都找到承载愿景的沃土;而正在跨越城市能级的成都,又可为首开股份提供一条持续兑现城市价值的大阳线。
首开股份初入成都,选择了与龙湖、金茂等友商合作开发。这既给企业读懂在地文化和客户诉求留足了时间,又在实践中摸准了城市肌理和发展脉络。待时机纯熟,首开股份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套独立操盘的“组合拳”打得呼呼生风,拳拳到肉。
从武侯新城、三圣乡、十陵,到天府新区中央商务区、郫都极核区,再到三盘联发的中环二八板块(首开·中环云樾)、怡心湖C位(首开天府琅樾)、东三环北湖公园(首开金地·鹭鸣北湖),但凡成都近年来热度陡升的区域,无一不留下了首开股份的足迹。追随城市发展的主箭头,遍地开花,首开股份“构筑城市美好生活”的雄心,怦然可闻。
首开股份已在成都“遍地开花”
在深耕主城的6年里,首开股份不落窠臼,遵循“定制成都”的思维,分点分类满足各类品质置业需求,用迭代创新的定制产品系,重新定义城市人居标准。如此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了客户需求,也暗藏着“国匠”的不俗道行。
如果说,首开股份在成都核心区域、高成长区域的谋篇布局,是与成都的跨越式发展同频共振、热血同行,那么其高定产品的频频耀世,便是为成都新贵阶层刷新了人居体验,乃至焕新了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一手深耕,一手精研,必有来自市场的回响、来自城市的回应。而首开股份这个“营城者”的产品力和生活观,也悄然影响着成都生活空间的发展,最终必定在城市人居画卷上留下一笔重彩。
首开股份正为成都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或许,当大运会为成都树立起一座迈向世界级城市的里程碑,已将这座城市视作“主场”的首开股份,并不满足于做城市历史的见证者、观察者——如同在北京一样,做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岂不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