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公开客户端、网上公开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财务造假终将付出代价,监管重拳之下两家上市公司告别资本市场。

11月10日,*ST元成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低于5亿元,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股票自11月11日起停牌,意味着该公司将告别A股,结束上市生涯。

  同时,*ST高鸿也公告称因严重财务造假被终止上市,于11月11日摘牌退市。

市结局,凸显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一、公司退市路径各异

10月9日,持续多年涉嫌财务造假的*ST高鸿发布关于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的公告。由于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26日期间,*ST高鸿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其退市是交易类退市与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叠加的典型案例。

*ST元成在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后,股价一路走低,10月13日至11月10日,公司股价连续21个跌停板,跌幅超过60%。此外其市值持续低于5亿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

  随着两家公司退市尘埃落定,受损投资者维权行动也加速推进。

  针对*ST元成:

  (1)于2021年4月15日-2024年1月30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1月31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2)于2023年4月29日-2024年4月27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28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针对*ST高鸿:于2016年3月22日-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

  符合要求的投资者可扫码登记索赔:

  二、财务造假贯穿始终

这两家公司退市的背后,都存在着严重的财务造假问题。

  10月10日,*ST元成被证监会严惩。经查明,*ST元成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

万元。更严重的是,该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也编造了重大虚假内容。

  相比之下,*ST高鸿的财务造假行为更为持久。

证监会调查发现,该公司通过参与、组织开展虚假贸易业务的方式,2015年至2023年连续九年虚增收入和利润。监管拟对其处以1.35亿元的天价罚款。

同时*ST高鸿的行为同样触及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并于11月11日摘牌退市。从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到股票摘牌退市,仅历时约3个月,退市进度显著加快。

  三、投资者保护同步推进

  为了强化退市投资者保护,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不断健全退市投资者制度机制。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提出上市公司退市,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而对于上市公司因违规而退市的赔偿问题,监管及相关机构也在积极研讨中。去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更大力度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支持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

从实际案例来看,多起公司虚假陈述案件进入司法审判程序。例如龙宇股份同样已退市,针对其索赔已有胜诉判决,首航高科案已有投资者成功获赔。此外还有普利制药、东方通等违规退市公司的案件均已在审理之中。

  受损投资者只有主动提起上诉,上市公司才会赔付损失,如若有亏损的股票可登记维权。

网上公开


A股两家公司同日退市 超9万股民“栽了”,索赔已开启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