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知识分享和传播的平台,耐心阅读到最后,终将有惊喜和收获。
九州证券向员工索赔3亿?避免成为职场“背锅侠”文 | 步日欣九州证券向员工索赔3亿?堪称史上最大的员工赔偿案,要求员工因为工作失误赔偿这么大金额的,应该还属首例。
赔偿损失,并退还已发放项目奖金及其他合理费用支出,合计约3.37亿元。如果真的索赔成功,那么金融行业真的可以算得上高危行业了,一不小心,欠下的债几辈子都还不完。
还好,法院驳回了九州证券的诉讼请求。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九州证券与王继哲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2019)京03民终12号】,我们来捋一下这个职场最大“背锅侠”案件的始末:
2017年7月和9月,九州证券分别发起成立了九州瀚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九州瀚海明珠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1.92亿元和1亿元,存续期均为1年,资金主要投资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优先级份额,主要用于为金银岛提供贷款。
这个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即为王继哲,九州证券员工,本案的被告。
然而一年以后,由于金银岛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并导致流动性困难,资管计划到期不能兑付。这时,投资者才发现,资管计划成立时候的推介材料中存在虚假宣传,材料中宣称底层资产为“供应链金融”,而实际投向却变成了“信用贷”。
资金投向,必须要考量底层资产的质量,“供应链金融”好歹还有存货、应收账款等做抵押,稍微能有些许保障,而“信用贷”则是全凭信用,一旦违约,基本就要打水漂。
这种事情,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大家必然要把这些不规范的操作放大,拿出来说事。
因为这两个资管计划违约,所以导致投资者和九州证券的矛盾不断冲突。
2018年11月,青海证监局介入,并对九州证券进行了处罚,暂停资产管理业务六个月,处罚原因包括推介行为不规范,产品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时,投诉处理不当等。
赔了钱,还被证监局处罚了,九州证券必然咽不下这口气啊,总得找个背锅的,因此,这两个资管计划的负责人王继哲就被拉出来了。
九州证券先是申请劳动仲裁,不被受理,又在2019年2月向法院提起一审诉讼,以王继哲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为由,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并退还已发放项目奖金,合计约3.37亿元。
然而一审,二审都败诉。
法院判决也干净利索,理由主要有几个:第一,从证监局的处罚来看,处罚原因主要体现在九州证券自身管理的不完善,并未与王继哲工作存在直接关系;第二,九州证券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公司损失是由王继哲工作失误直接导致;第三、九州公司未能证明王继哲为公司主要决策人或负责人,亦未能提交劳动合同、公司制度等证据,证明项目出现问题应当解除劳动关系或退还已发放项目奖金。
而且,在具体项目上,实施过程包含领导决策、销售推广、制度落实等各方面,若仅由个体员工承担全部公司风险和责任,显失公平,公司的运营过程系各个机构集体共同决策、实施,不能简单推卸为由某员工独自承担,九州公司也未能提交证据证明该项目系王继哲个人决策行为。
这个案例,以及法院的具体判决,值得职场人士认真学习。
首先,因工作失误而导致公司的经济损失,确实需要赔偿。
《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但这种“本人的原因”也是需要明确界定,劳动合同、公司制度文件中也必须有明文规定处理办法。诉诸法院的时候,公司也必须有直接的证据支撑,来证明公司的损失必须和员工的失误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在现实案例中,因个人情绪问题,比如失恋了发泄一下,破坏公司财物;公司财务人员,因疏忽错发离职人员工资,无法追回……都可以归为因个人原因和工作失误导致公司损失。
其次,谨慎从业,避免当“背锅侠”。
谨慎行得万年船,很多职场上的老油条,有时候推诿扯皮不敢担责任,要“集体决策”,其实也是避免个人背锅的一种表现。反倒是一些新入职场的“愣头青”,急于表现,动不动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殊不知一旦出了问题,就是顶级的“背锅”原材料。
法院判决说的好,公司的运营过程系各个机构集体共同决策、实施,不能简单推卸为由某一个员工独自承担。
但是,如果你“毛遂自荐”,情形就不一样了。
作者简介:步日欣
创道咨询创始人,安信融资本合伙人,北京邮电大学创业导师、经管学院特聘导师。电子工程本科、计算机硕士学位,具有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通过CFA LII考试,先后就职于亚信咨询、中科院赛新资本、东旭集团金控集团等,拥有IT研发、咨询、投融资十年以上经验,关注投资领域为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创道咨询”,通过专业化的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通用化服务,包括投融资、公司治理、通用IT服务、营销推广、其他增值服务等。
感谢阅读到最后,
欢迎转载、转发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