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末三大风险集中暴露 寒武纪面临42亿索赔 七家公司股东减持套现
上周五A股市场呈现指数与个股分化格局。三大指数全线收跌,创业板指下跌2.31%,沪指下跌0.81%。两市成交额萎缩至2.3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00亿元。与指数走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市3760只个股实现上涨,小盘股出现普涨行情。
市场风格发生明显切换。前期领涨的算力、芯片半导体等科技板块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集体调整,资金流向低位小盘股。这一变化让未能参与前轮科技股与银行股行情的散户投资者获得喘息之机。
利空消息在收盘后接踵而至。7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2家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4家公司遭立案调查。这些风险事件可能对本周市场产生冲击。
股东减持计划密集发布
山河药辅股东复星医药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股价年内涨幅仅18%。业绩向好却遭减持引发市场关注。
六家公司同步发布减持计划:数字认证股东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拟减持2%股份;安靠智电股东陈晓晖计划减持1%股份;拓斯达董事兼高管黄代波拟减持0.95%股份;赛伍技术股东东运创投计划减持1%股份;大地熊部分董事、高管拟合计减持0.75%股份;康隆达股东钜银基金拟减持3%股份。
产业资本在市场回暖之际集中套现,可能压制做多情绪。低价位减持行为尤其值得警惕。
资产重组计划被迫终止
因赛集团宣布终止收购智者同行品牌管理顾问公司80%股权。公司表示外部环境变化是终止重组的主要原因,撤回申请文件已获交易各方同意。
泰福泵业现金收购南洋华诚51%股权的计划宣告失败。交易双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重组事项终止。公司7500名投资者通过重组改善经营业绩的期望落空。
并购重组历来是股价重要催化剂。两家公司同时终止重组计划,可能引发市场对重组题材的谨慎情绪。
监管立案风险集中爆发
寒武纪因劳动争议诉讼被立案。前核心技术人员梁军索赔股权激励损失42.87亿元,相当于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的2.5倍。案件已获法院立案,尚未开庭审理。
第一创业全资子公司一创投行被立案调查。该机构在鸿达兴业2019年可转债项目中涉嫌持续督导未勤勉尽责,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清越科技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遭立案。公司可能面临被实施风险警示,甚至存在退市风险。近期复旦复华、绝味食品等公司均因信披违规被实施警示。
贝斯美实际控制人陈峰因涉嫌未按规定履行要约收购义务及信披违规被立案。公司声称调查仅涉及实控人个人,与上市公司经营无关。
市场风险与投资策略
指数调整与个股普涨并存显示市场分歧加大。小盘股反弹提供轮动机会,减持、立案等风险事件提示个股风险加剧。
减持比例超过3%的公司需要重点警惕。产业资本大幅减持往往传递负面信号,可能压制股价上行空间。
立案调查公司存在退市风险。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行为面临严格监管,投资者应回避有监管处罚记录的公司。
重组终止公司短期承压。并购失败可能引发股价调整,投资者需关注公司基本面能否支撑当前估值。
寒武纪劳动争议案涉及金额巨大。若公司败诉将产生重大财务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案件进展。
监管趋严态势持续强化。证监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市场环境逐步规范,短期阵痛难免。
市场风格切换不会改变价值回归主线。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公司仍具长期配置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