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多年的财务造假案,最终以强制退市收场,相关责任人被终身市场禁入,投资者索赔程序正在进行中。
9月5日晚间,*ST紫天(证券代码:300280)发布公告,确认收到深交所《关于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这意味着这家因严重财务造假“爆雷”的企业,正式走向退市结局。
深交所在《终止上市决定书》中指出,*ST紫天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退市进程安排
根据安排,*ST紫天股票将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退市整理期届满后,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进行转让。
停牌前,该股收盘价为2.74元/股,总市值为4.44亿元。
财务造假细节
2025年8月22日,证监会对*ST紫天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查实公司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多种手段连续两年虚增收入合计24.99亿元,涉及三份定期报告的造假行为。
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ST紫天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短信发送服务业务等,虚增收入7.78亿元、虚增利润0.85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4.59%、利润总额的35.99%。
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公司在云服务业务尚未开工、未通过客户验收且未收到任何款项的情况下,提前确认营业收入,导致当期虚增收入2.07亿元、利润0.79亿元。
2023年年度报告中,*ST紫天旗下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时,仅作为代理人未取得商品控制权,却违规使用总额法确认收入,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8.63%。
监管严厉处罚
除财务造假外,*ST紫天还存在未按期披露2024年年报以及拒绝、阻碍执法等多项违规行为。
对此,证监会作出严厉处罚,对*ST紫天及公司12名管理层人员合计罚款3840万元。
对于决策、组织实施造假的“首恶”——原董事长姚小欣、财务总监李想,证监会直接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意味着二人将永久失去进入证券市场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
因姚小欣、李想拒绝、阻碍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执法工作,违法行为恶劣,情节特别严重,依据相关规定,福建证监局决定对姚小欣、李想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投资者索赔进展
这些投资者因紫天科技虚假陈述行为造成损失,而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
根据《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和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损投资者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ST紫天索赔参考条件如下:
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的可参加索赔:
1、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4月19日之间买入300280紫天科技,且在2024年4月22日(含当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
2、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4月30日之间买入300280紫天科技,且在2024年5月6日(含当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
法院判决为准,不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和买卖建议。
刑事追责可能性
公安机关已于2024年9月对*ST紫天涉嫌“隐匿会计凭证罪”刑事立案。
*ST紫天相关行为达到“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追诉标准,不排除将被公安机关刑事追责。
这种“退市不退责”的追责模式,不仅切实维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更向市场释放出“造假必被查、违法必追责”的强烈信号,为筑牢资本市场诚信基石、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着退市整理期的到来,*ST紫天的投资者将面临最后一个出逃机会。
而那些因造假行为遭受损失的投资者,索赔之路才刚刚开始。
监管层对紫天科技的处置过程,体现了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即便是已经退市,相关责任主体对于退市前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