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有做新能源了,准备开一家餐饮,这附近厂子多,在外面吃饭人多,开家饭店应该生意不错。”王大说。
“王哥,我这两年没有收入,你看能让我入股不?”
“我们是好朋友,当然可以。”
原来,王大已经与唐三、李琪协商准备经营酒楼,一楼做饭店,二楼做民宿,三方协议每人投资30万元,各占33%份额。就在王大等人准备开张之际,好友王小也。
王大与唐三、李琪三人选好店铺,经过精心装修,门店终于开张后,三人还聘请了职业经理打理生意,刚开始生意还行,但不出两个月,形势急转而下。店铺每天要支出员工、采购、水电费等各项费用,入不敷出,处于持续亏
受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影响,期待中门庭若市的场面并未出现,王大与唐、李持续经营一年左右,持续亏损的形势并未好转,经过对账发现亏损严重,三人决定关闭店面。但王小因在外地未参与结算。
“10万元不能就这么算了。”王小听说店铺关闭,便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认为王小并未参与经营,到底是否亏损并不清楚,自己辛苦积攒的10万元给儿子,结果现在打了水漂,王小碍于情面,不同意父亲的意见。王小的父亲思虑再三,找王大说理没结果,决定要以借款名义起诉王大,王小拗不过父亲,便同意了父亲的意见。
旬邑法院张洪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了解到这个案件牵扯到账务结算,如果直接开庭审理需要会计审计,且需要相关合伙人到场,诉讼进程比较漫长,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想要较好解决问题,应该先行组织调解工作,明确基本事实。
然后,王小委托父亲诉讼,自己未到场参与调解。
“你把我们10万元拿走,现在到底弄了啥了?这钱是我拿的,我一个老农民,攒钱容易吗?”
“我们是开店经营亏损了,给你儿子说清了,这是我们经营的银行流水,你看。我这还没拿完,各种开销材料有这么厚。”说着,王大拿出自己的银行卡流水,并解释租店面、装修、交押金等花费,手比划着资料厚度。
“我看不懂,我不看,你这是银行流水,不是账务。你还我辛苦钱。”老王气愤地说道。
“我这确实是经营的店铺,当初还让王小去店面管理,他不去,我又不是把钱花在其他地方。”
“你说你把钱花完了,把东西拿出来。拿不出来就还钱。”老王把头扭向一边。
面对着厚厚的银行流水,老王与王大争执不下,争吵起来。
法官随即劝解二人冷静下来,并与双方单独开展调解工作。
“我要与王小直接说,与老王没话说。”王大情绪激动。
“我是全权代理人,我就能拿事,让他来说什么?”
一时调解工作再次陷入僵局。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王小才是化解矛盾关键。于是,承办法官联系原告代理人,通知王小到场。在此期间,向王大讲解合伙法律规定,合伙入伙要告知所有人,散伙时也要通知所有合伙人到场,并清算合伙经营期间的收支情况,确保各方知晓生意到底是亏损还是盈利,才能避免产生纠纷。王大认真聆听,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王小到场。“合伙人之间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在投资时,你就应当做好投资失败的思想准备。”承办法官向王小释明合伙风险原则。接着继续开展背对背劝解,双方都承认合伙生意没做成,但情谊仍在,双方愿意友好协商解决。
“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样吧,我给你退5万元,但我目前经济困难,需要分期给你。”王大看着王小说道。王小作为好友,当然知道朋友的难处,经过与父亲沟通,双方达成协议。这场合伙风波终于安稳地落下帷幕。
不得不说,合伙投资有风险,散伙时记得要清算。
签发:李若松 审核:袁佳 编辑:杜康康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旬邑法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投资有风险清算惹争议 法官通情理耐心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