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设备领跑者利润暴增200%,产品已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新产品多点开花+新冠疫苗制造设备需求大增,制药设备明星即将迈入收获期
供给格局重塑,锂精矿价格创近20个月新高,2025年全球碳酸锂缺口13%,把握锂资源端的强阿尔法机会
全球什么都在涨价,煤炭、有色、钢铁遭疯炒后,油价上涨可能超预期,新一轮化工行情或将开启,掘金4条主线(名单)
DCEP试点催生IT市场新需求,数字货币基建龙头已拿下六大国有银行大单!非现金支付市场量价双升,数字商业领军者坐享147万亿市场红利
中潜股份(维权),谁的悲剧?市值风云3年前大声预警,股价却暴涨10倍,如今立案调查,公司崩盘,年报非标
来源:市值风云
“
但是,现在再看,市值风云真的看错了吗?那些勇于火中取栗、虎口夺食的韭菜们,这10倍的涨幅,你们赚到一个钢镚儿了吗?
”
4月29日,中潜股份(300526.S
4月20日-22日,中潜股份连续三个跌停板,股价膝斩,市值蒸发90余亿。截至4月30日,收盘价为20.21元/股。
此外,4月21日、4月27日,中潜股份的第三大股东刘勇、持股5%以上股东北京泽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泽盈”)的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纷纷被强平。
这位昔日人称妖股的中潜股份,是市值风云的老朋友了。
2019年10月,风云君曾在《两市前三季度涨幅冠军中潜股份:大股东要清仓,“海外赌王”仰智慧来接盘》中介绍过,“海外赌王”仰智慧接盘中潜股份,收购了北海慧玉、上海招信两家壳公司100%和51%的股权,蹭上了大数据概念。
仅仅过了一年半,中潜股份当初的这些“布局”,便纷纷有了结果。
至于结果如何,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别着急,惊堂木一响,风云君开讲!
慢来慢来,就在风云君准备开撸的时候,刷到了上市公司更劲爆公告。2021年5月7日,中潜股份的第三大股东刘勇收到了创业板关注函。
原因就是在4月20日晚间,中潜股份公告,刘勇的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被安信证券强制平仓68万股。然而,根据安信证券的资料却显示是刘勇主动减持。
没错,不是“被动”的,是“主动”的。那么,刘勇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在4月20日-22日,中潜股份连续三个跌停板,市值蒸发90多亿。也就是说,在利空公告发布前,股价已经提前下跌。
所以,刘勇刚好卡在了中潜股份年报发布前10天,在股价61.61元的高位减持68万股,套现4100多万元。
一、进军大数据,就1个客户还“搞错了”
先简单回顾一下,2019年7月,中潜股份拟以1元收购北海慧玉100%的股权。
后因交易对手方去世,无法进行产权转让,最终作罢。
同时,2019年8月,中潜股份设立了子公司北海中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海中潜”),继续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业务。
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业务模式却很简单:北海中潜从上游采购流量,获取客户信息,并将潜在客户推荐给下游合作机构,按成交金额获取佣金。
至于其中的技术含量,各位老铁们都懂吧?不懂的家去问问老人,这是考古界通过对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遗迹论证后发现的互联网萌芽时期的玩法。
2019年,北海中潜实现营收3,728.71万元,净利润1,212.50万元。
然而,这3,700多万收入,却只来自1个客户——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康在线”)。
更有事实证明,连这3,700多万的收入,也是带着水分的!
2021年4月29日,中潜股份公告,公司在被立案调查期间,进行了财务自查,结果连确认收入的对象都搞错了。
也就是说,泰康在线并不是中潜股份的客户,上海天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放网络”)才是。
因此,北海中潜通过追溯调整,冲销了2019年对应确认泰康在线的3,728万收入,重新确认对天放网络1,836万元收入。这使得中潜股份2019年的营收减少了1,891万,归母净利润减少了683万元。
海中潜的主要人员都已辞职,业务处于停滞状态。
仅一年时间,北海中潜从成立到注销,仅有的一个“客户”还“搞错”了对象和金额。事实证明,中潜股份所谓的跨行业经营,也只是蹭蹭大数据、云计算的概念。
客户是不是真的,是搞错了还是故意的,大家自己去体会。
二、收购上海招信,也像只有一个客户
在北海中潜之后, 2019年9月,中潜股份还以1元收购了另一家壳公司——上海招信,并向其增资1,582万元,完成后持有其51%股权。
紧接着,2019年10月,中潜股份继续以2,000万元,向深圳市蒂瑞诗珠宝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蒂瑞诗”)收购上海招信剩余49%股权。
收购完成后,上海招信成为中潜股份的全资子公司。而且,上海招信下还有一家全资子公司苏州森瑞特黄金珠宝销售有限公司(简称“森瑞特”),主营实物黄金销售。
受限于黄金交易经纪资质,森瑞特不能从事个人的经纪业务,只能用于企业客户。因此,其营收主要来源于向企业销售实物黄金。
另外,森瑞特还通过“壹手黄金”作为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黄金现货交易经纪平台,收取手续费。
如果按照森瑞特2019年前十个月的营收表现,一年也能为中潜股份带来6,000万的营收。
尴尬的是,并购之后,森瑞特的黄金收入便戛然而止了,因为主要客户北京盈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再向其采购黄金。
而且,森瑞特进行战略调整,不再开拓新的实物黄金销售客户。
至于是真的不想,还是确实不能,咱就无从得知了。
之一。
故事却没有到此结束:截至2021年4月29日,深圳蒂瑞诗尚欠股权处置款1,581万元,实控人林梦莹处于失联状态,中潜股份对此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高调开场,草草收场,这已经是中潜股份第二桩有如此特点的跨(割)行(韭)业(菜)并购了。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韭菜不要面子的啊?
真的还会有第三次吗?
第四次呢?
老铁们接着看。
三、再三又再四,公司和实控人终被立案
果然,中潜股份没有让喜欢围观、喜欢火中取栗、喜欢与虎谋皮的散户们“失望”。
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唐储存”)80%以上股权。
对标的大唐储存的介绍,辞藻也是相当华丽,给了投资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中潜股份也表示,打算通过此次交易,切入新的高科技产业领域,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消息一经传出,中潜股份的股价连连攀升,由当时的80元/股左右,一路高歌猛进,最高涨到.74元/股。
不过,中潜股份因其张扬的动作,很快受到了证监会的频频关注。
在中潜股份对证监会问询的回复中,风云君也发现了有意思的事情。
间就小了很多。
而且,大唐存储并没有自己的生产线,只是设计研发,生产则委托他人代工。总让人感觉不是啥正经公司呢。
另外,风云君发现,大唐存储2018年6月才成立,目前仍是亏损的状态。
说白了,大唐存储就是生产硬盘的,拟收购时的净资产为1.4亿。然而,对于这样一家成立不到两年,仍然是亏损的企业,大唐存储居然给出了2.7亿的估值。
年4月22日,公司还因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收到了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函。
草草收场。
各位老铁,狼来了的故事听过吗?
然而,故事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就在10月10日的3个交易日之前,中潜股份再次公告重大资产重组停牌!
中潜股份拟收购联合创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创泰”)100%的股权,但是公告显示尚未聘请中介机构,可见这桩重组停牌是多么仓促……眼看着绿油油的韭菜又长出了一茬,都顾不上吃相了。
当然,此举也再度引起证监会的注意,问询中潜股份是否在刻意维护股价。至于有没有,老铁们你们觉得呢?
然而,10月20日,中潜股份就因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被迫终止资产重组并复牌。10月21日复牌当天,股价直接由93.4元/股,跌至78.16元/股。
日,中潜股份的实控人仰智慧也因涉嫌操纵市场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回过头来,不到一年时间,北海中潜业务停滞,上海招信股权已出售,收购大唐存储的交易已终止,中潜股份的种种跨行业行为纷纷草草收场。
四、变成壳公司的种种迹象
1、迹象之一:出售子公司中潜运动,铁了心不想要了
中潜股份跨行业并购搞得“风生水起”,主业却经营得一片狼藉。
运动”)出售给自然人邓鑫,作价5,850万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潜运动净资产为2,441.41万元,评估价值为5,837.79万元,评估增值.11%。增值的原因是:预计在2021年之后,中潜运动的营收可以恢复到往年水平。
其实,中潜运动质地本身尚可,而且是每年为中潜股份贡献主要业绩的子公司。
看到这,风云君不禁疑问,中潜股份究竟是真的缺钱?还是无心经营主业?
2、迹象之二:停止主营业务生产线,剩余的业务计提商誉减值
为了缓解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压力,除了出售子公司,中潜股份也停止了潜水服的生产线。
停止潜水服产品生产线意味着什么?
水服营收也占总营收的40%。
因此,中潜股份决定停止潜水服产品生产线,相当于自断一条手臂。
然而,实际上,浮潜装备和游泳用品的业务,也是并购而来的……
2018年,中潜股份支付1.9亿现金,收购了深圳市蔚蓝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蔚蓝体育”)100%的股权,形成商誉4,300万。
育计提了2,397万的商誉减值。而且,预测期以后的现金流量增长率为0。
也就是说,中潜股份未来要专注经营的业务没什么发展前景,另一条胳膊也相当于残疾。
主营业务生产线停产,未来要发展的业务主体已经连续两年计提商誉减值。
这是中潜股份放弃好好经营主营、变成壳公司的迹象之二。
3、迹象之三:变卖募投项目
在正式开始介绍第三点之前,先来看一下中潜股份募投项目的情况。
2016年8月,中潜股份上市募资2.23亿(包括发行费用),计划将其中的1.06亿投入潜水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其余用来研发中心、营销网络的建设,并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这个“潜水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到现在都没有完工。该项目本预计在2016年12月31日就可达到可使用状态,结果一延再延,目前公告预计2021年7月31日才可能完工。
中潜股份给出的工程延期的理由是:2016年项目实施时,就有一处斜坡,可能带来施工安全隐患,需要对斜坡进行加固。
结果,一转眼四年过去了,斜坡还没加固好,项目还是没有完工。
更有趣的是,2021年1月14日,中潜股份公告要转让这未建好的募投项目,原因还是为了止损、缓解资金压力。
中潜股份将“潜水装备生产建设项目”下的土地、厂房等,以2.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深圳市惠宝纸制品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惠宝”)。
而且,
出售子公司、主营生产线停产、变卖募投项目下的房产地产,中潜股份以受疫情影响、缓解资金压力为由,将与主业有关的业务,停得停、卖得卖。
而此时的中潜股份,也越来越像一个壳了。
五、上市五年净利润一把亏光,董高监根本不敢呆下去
1、上市五年净利润一把亏光,业绩存在退市风险
故事讲到现在,想必各位老铁心里对中潜股份都有数了,来看看他交得业绩答卷。
2
而且,关于中潜股份的营收,风云君也发现了有意思的事。
没有适当审计证据而形成的收入。
5月6日,创业板也问询中潜股份,是否存在规避退市风险的情形。
2、频繁诡异换所,董高监纷纷离职
除此之外,与中潜股份“爱折腾”的特质相符合的是,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换来换去。
上市以来,直至2018年报,中潜股份一直与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然而,2019年,众华被财政部责令整改,所以,中潜股份便改聘天健为其出具了2019年的审计报告。
既然众华已经被处罚,为啥还要换回来呢?
比换所更频繁的,要数中潜股份的董监高了。
、经理、财总、内审、高管纷纷离职。而且,2021年3月25日,张顺也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
其中,单单是财务总监就换了三个。
3、神秘股东精准加仓,被强制平仓
风云君发现,北京泽盈下的私募基金在2019年11月,以33元的平均价格,增持中潜股份974.47万股,稳稳地卡在了中潜股份股价开始上涨之前。
说到北京泽盈这个神秘股东,深交所早已注意到他,并对其持仓情况进行了问询。
日期),北京泽盈正在运行的19支私募基金产品中,有17支持有中潜股份股票。而且,17支中有3支基金仅持有中潜股份一支股票。
对此,中潜股份依然坚称,北京泽盈下的私募基金产品,不是为投资中潜股份专门设立的。
截至今天收盘(4月30日),中潜股份的股价已经跌至20.21元/股,低于北京泽盈的入手平均价。
如今,北京泽盈持有中潜股份的担保证券账户被强制平仓350万股,以及部分账户被限期终止信用交易业务,被动减持16万股,北京泽盈合计被动减持1.8%。截至目前仍持有中潜股份4.15%的股权。
总结
2016年8月,中潜股份在创业板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潜水装备和游泳用品。
自从“海外赌王”仰智慧接盘后,中潜股份便纷纷
为此,市值风云App的官方微博上还发了一个帖子,调侃了一下我们发完对中潜股份的深度分析之后,其股价居然还涨了10倍的事情。
但是,现在再看,市值风云看错了吗?那些勇于火中取栗、虎口夺食的韭菜们,这10倍的涨幅,你们真的赚到一个钢镚儿了吗?
跨行业并购不断,主业却在萎缩;出售子公司、主营业务生产线停产、变卖募投项目下的房产地产,使得中潜股份越来越像一个壳了。
强制平仓,实控人正在被立案调查。
不尊重市场,终会被市场反噬,中潜股份的未来在哪呢?
一个上市不到5年的公司竟然有着这么丰富多彩的故事,何尝不是市场机制的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