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证监会突然甩出〔2025〕19号公告,《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正式落地,从公布当天就生效。

【官网截图】

这可不是普通的政策文件,足足23项硬招,从打新、交易到退市全链条堵漏洞。股民群里直接炸了:这次是来真的?

毕竟这么多年,谁没吃过”踩雷退市””高价打新站岗””量化割韭菜”的亏?证监会这次的动作,终于戳中了散户最痛的地方。

先算笔血泪账:散户被收割的那些年,监管终于看见了

A股上亿散户,谁的账户里没埋着几颗”雷”?这些年吃的亏,说多了全是泪。

你以为打新是稳赚不赔?之前有些机构故意抬高报价,把新股发行价炒到天上去,散户一进场就被套牢,机构却早赚够跑路了。某只科创板股票去年发行价168元,上市首日破发跌超30%,散户首日就亏4万多。

更恶心的是财务造假。恒大地产、锦州港这些典型案件,造假金额动辄几十上百亿,最后公司爆雷,责任人罚款几十万了事,散户的钱却打了水漂。2024年证监会罚了153亿,但散户能拿回的赔偿连零头都不到。

退市更是”割韭菜终极版”。之前不少公司退市前还炒作股价,骗散户接盘,等正式退市,散户的股票直接变废纸,维权比登天还难。有股民买了某退市股,50万本金最后只剩几千块,投诉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还有量化交易,每秒几百次的高频刷单,普通散户的买卖痕迹被看得一清二楚,相当于”光着身子跟穿盔甲的打架”。之前有私募高管直言,量化策略里就有专门针对散户交易习惯的收割模型。

这些乱象,证监会不是没管过,但要么力度不够,要么维权太麻烦。这次23条新规,终于把枪口对准了这些”收割套路”。

打新改革:乱报价的机构直接拉黑,散户不用再当”接盘侠”

新股发行的”高溢价站岗”,怕是要成为历史了。

新规直接出手整治新股定价乱象:研究试点对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提高配售比例,故意抬高或压低报价的机构,直接限制参与询价配售 。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愿意长期持股的机构,给你更多新股额度;想短期套利、乱报价的机构,直接拉黑。这样一来,新股定价会更合理,不会再出现离谱的高发行价。

之前机构打新靠”抱团抬价”就能稳赚,散户只能在高位接盘。现在规则变了,机构想拿更多新股,就得承诺长期持有,自然不敢瞎报价。

有老股民算过一笔账:如果新规早实施,去年那批破发的新股,发行价能降20%以上,散户打新的亏损概率会降低一半。

更关键的是,新规从源头上切断了”高价发行”的利益链。以后打新不用再靠运气,而是真的能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这才是对散户最实在的保护。

退市赔偿:造假公司先赔钱再退市,钱直接到账不用打官司

最让散户解气的,是退市赔偿机制的升级。

据,耗时耗力还未必能拿到钱。现在新规明确: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的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必须先赔钱,而且要主动搞先行赔付 。

这意味着,以后公司退市前,得先把散户的损失补上,不用散户自己去打官司。就像某财经博主说的:”以前是骗子卷钱跑路,散户兜底;现在是骗子先赔钱,再谈退市。”

2024年投服中心通过代表人诉讼,已经帮6万多投资者拿回28.95亿赔偿 。新规落地后,这种赔付会更普遍,速度也会更快。

对主动退市的公司,新规也要求必须给散户”现金选择权”。也就是说,公司要退市,得允许散户按合理价格把股票卖给公司,不能让股票变成废纸。

之前买了退市股的散户总说”叫天天不应”,现在终于有了”兜底条款”。这招直接击中了退市乱象的要害,也给上市公司戴上了”紧箍咒”。

交易公平:量化刷单遭严查,散户终于不用跟”机器人”拼速度

量化交易的”降维打击”,这次真的要被治了。

散户早就怨声载道:自己手动下单,对面是每秒几百次的电脑程序,买卖点被精准捕捉,根本没法玩。新规直接亮剑: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严厉整治高频交易乱象 。

有内部消息说,每秒交易超过300次的高频策略,会被重点监控,甚至直接限制。这相当于给量化交易套上了”限速器”,不让它们靠速度优势收割散户。

之前某量化私募一年赚了20亿,核心策略就是”捕捉散户止损点”,靠高频交易抢跑。这种玩法以后行不通了,新规严禁为个别投资者提供特殊交易便利,所有投资者在交易规则面前一律平等。

更重要的是,新规提高了融资融券业务的透明度。以前有些机构能优先拿到融券额度,做空股票收割散户,现在这种”特殊待遇”要被取消了。

公平的市场,不该是”机器人”欺负”真人”的战场。新规这招,终于让散户和机构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五、财报改革:必须用”人话”写报告,告别看不懂的”天书”

散户另一个痛点——上市公司财报,也被新规盯上了。

以前看财报,满屏都是”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专业术语堆得像天书,散户根本看不懂公司真实情况。现在新规要求:财报必须用”人话”写,得让普通投资者能看懂。

这可不是小事。很多公司造假,就是靠复杂的财报掩盖问题,散户看不懂就容易踩雷。新规要求财报简化易懂,相当于逼着公司”公开透明”。

有财务专家举了个例子:以前公司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可能藏着营收造假的问题;现在得说”卖货收到的现金少了,可能是产品卖不动”,散户一看就明白。

更狠的是,新规还要求经营机构必须给散户讲明白产品风险。以前券商推销理财产品,只说收益不说风险,现在得把风险讲透,还得让散户签字确认,避免”忽悠式销售”。

散户不是专业投资者,但有权知道真相。财报”去专业化”,其实就是给散户装上”火眼金睛”,让骗局无所遁形。

分红升级:利润高不分红?强制注销股票抬股价

想靠”画大饼”忽悠散户的公司,以后不好混了。

新规明确引导上市公司用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方式回馈投资者,利润高却不分红的,可能要被强制要求注销股票。

注销股票意味着什么?股本减少,股价自然会上涨,散户手里的股票更值钱了。这比虚头巴脑的”高送转”实在多了。

之前很多公司常年”铁公鸡”,赚了钱要么存银行,要么给大股东输血,散户一分钱好处拿不到。2024年有统计显示,A股近300家公司连续三年盈利却不分红,其中不少还在靠讲故事炒股价。

新规落地后,这些”铁公鸡”要么分红,要么注销股票,再想靠”讲故事”割韭菜就难了。对散户来说,这相当于多了一层”收益保障”,买股票不仅能赚差价,还能拿”红包”。

南开大学田利辉教授说得好:”让投资者赚钱,市场才有活力。”新规逼着公司回馈散户,其实是在给资本市场”输血”。

监管加码:罚完钱还要追损失,”零容忍”不是空话

光有规则还不够,得有”牙齿”才管用。这次新规,把监管的”牙齿”磨得更尖了。

2024年证监会已经放出狠话,罚没款153.42亿,是2023年的2.4倍,还把178件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同比增长51% 。新规落地后,这种”零容忍”会更常态化。

跟以前不一样,现在的监管是”追罚并举”。不仅要罚款、禁入,还要追讨违法所得,帮散户挽回损失。2024年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已经为投资者挽回11.5亿损失 ,以后这种力度会更大。

更关键的是,新规明确了”立体追责”。不仅要罚上市公司,还要罚实控人、财务总监、审计机构,一个都跑不掉。之前普华永道因为审计造假被重罚,就是最好的例子。

对券商、基金这些机构,监管也没手软。新规要求它们当好”看门人”,要是再敢忽悠散户、隐瞒风险,不仅要赔钱,还可能被吊销牌照。

以前散户总觉得”监管离自己太远”,现在才发现,监管的锤子已经砸到了骗子头上。这种”长牙带刺”的监管,才是散户真正的”保护伞”。

散户该怎么应对?3条实战建议,把政策红利装进口袋

新规再好,也得散户会用才行。结合新规要点,给大家提3条实在建议。

第一,打新优先看”锁仓比例”。以后打新前,先看网下机构的锁定期,锁得越长,发行价越靠谱,破发风险越低。别再盲目跟风打新,跟着长期资金走更稳妥。

第二,踩雷赶紧找”投保机构”。遇到造假、退市,别自己扛着,直接联系投服中心。现在它们能帮你

第三,选股盯着”分红和回购”。那些常年分红、经常回购股票的公司,以后会更受政策支持,也更靠谱。远离那些只讲故事不分红、财报复杂难懂的”妖股”,保住本金比啥都重要。

证监会主席吴清说,要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这张网已经织好了,散户得学会靠这张网保护自己。

写在最后:A股终于对散户友好了?关键看执行!

23条新规落地,散户群里一片欢呼,但也有人担心”雷声大雨点小”。

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以前也有过不少保护政策,但要么执行不到位,要么被钻了空子。比如先行赔付机制,早就有规定,但真正落实的公司没几家。

不过这次不一样,新规把责任压实到了具体主体:上市公司不赔钱,监管就盯着实控人;机构乱报价,就取消配售资格;量化耍花样,就直接限制交易。每个条款都有”抓手”,不是空话。

更重要的是,市场环境变了。现在散户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投服中心这些机构也越来越给力,加上司法支持,骗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2024年调解成功8000多件,挽回6.5亿损失,就是最好的证明 。

当然,新规不是”万能药”,不能保证散户稳赚不赔。但它至少能做到:让造假的付出代价,让割韭菜的被严惩,让散户的权利有地方说理。

A股从来不是”机构的游乐场”,散户才是市场的根本。这次23条新规,终于让散户看到了”被尊重”的希望。

接下来,就看执行了。要是能一一落实,A股一定会越来越干净,散户也能真正分享中国经济的红利。毕竟,保护好散户,才是保护整个资本市场。


证监会放大招治A股乱象!散户不用再被机构当韭菜割!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