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网上公开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投资快报记者 李山 广州报道

从曾经股价超63元、市值近百亿的创业板明星股,到最终以0.33元退市收场,紫天退(300280)的资本故事充满了欺骗与对抗。2025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向当时证券简称为*ST紫天的该公司发出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标志着这家上市超过13年的公司正式告别A股市场。停牌前,该股股价已从2023年6月的历史最高点63.64元/股跌至2.74元/股,市值蒸发超过90%。导致紫天退退市的根本原因是一系列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逾3万投资者挽回损失的唯一途径只有起诉索赔。

<!–article_adlist[

]article_adlist–>

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紫天退的违法违规行为可谓“全面而系统”,从财务造假到抗拒监管,再到信息披露违规,几乎触及了资本市场的所有底线。

财务造假是紫天退最严重的问题。根据福建证监局调查结果,公司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合计高达24.99亿元,占这两年披露的年度营业收入合计金额的63.53%。

具体来看,2022年,紫天退子公司在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未取得商品控制权,却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虚增营业收入2.28亿元。

同时,公司还通过虚构短信发送服务业务,虚增营业收入7.79亿元。

2023年,问题更为严重。公司孙公司宁波麦粒在网络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同样未取得商品控制权,却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78.63%。

更夸张的是,2023年半年度报告中,紫天退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未经客户验收且未收到任何款项的情况下,提前确认相关营业收入,虚增营业收入2.08亿元。

对抗监管检查

面对监管部门的调查,紫天退采取了一系列拒绝、阻碍执法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经沟通,监管人员只能至紫天退孙公司宁波麦粒的办公地点开展现场检查工作。

福建证监局向紫天退发出《监督检查通知书》和《指定方式报送文件资料通知书》,要求公司提供2021年至2023年财务报告、财务明细账等相关资料。

履行公司负责人相当职务的姚小欣签收了这些执法文书,但公司未按要求报送文件资料。

随后,监管机构又多次向紫天退发出通知,要求公司报送文件资料,并要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实际控制人配合检查。然而,紫天退及相关人员均未配合。

福建证监局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指出,紫天退至听证时仍未按要求提供2021年至2023年完整财务明细账在内的财务账证资料。

退市过程与投资者索赔

紫天退的退市过程相当迅速,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到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

2025年5月20日,公司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且在股票停牌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截至2025年7月19日,紫天退尚未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未向福建证监局提交整改报告,因此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同时,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的事实,公司2022年、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且虚假记载的营业收入金额巨大,公司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随着公司退市程序的推进,投资者索赔案件也已陆续展开。

根据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和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损投资者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的投资者可参加索赔:

一,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4月19日之间买入300280紫天退,且在2024年4月22日(含当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

二,2024年1月31日至2024年4月30日之间买入300280紫天退,且在2024年5月6日(含当日)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网上公开


手段惊人!造假对抗监管,这家上市公司终被摘牌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