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A股开盘前,证监会及上市公司披露的最新立案调查信息正式浮出水面。就在10月14日晚间,如意集团(002193)、路桥信息(920748)两家公司同步发布公告,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加上国庆前后曝光的南新制药、*ST元成等案例,近期监管部门持续出拳,A股立案调查名单不断扩容,用实际行动筑牢市场“防火墙”。

新增两家立案企业:经营承压再遇监管,违规早有苗头

如意集团的立案公告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这家深耕纺织服装行业五十余年、2007年就登陆A股的老牌企业,14日晚明确表示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核心问题指向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从公开数据看,公司经营已显颓势,2025年上半年营收仅1.54亿元,同比下滑32.25%,净亏损达9572.6万元,同比降幅105%,且2022年至2024年已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 。

几乎同一时间,路桥信息也披露了立案消息。公司公告显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而早在9月末,厦门证监局就已向其出具责令改正措施决定。更值得关注的是,路桥信息上半年同样处于亏损,此前还发生过董事长、总经理双双辞职的情况,此次立案无疑给公司合规整改敲响了警钟。

两家公司均在公告中表态会积极配合调查,如意集团还提到立案暂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不过监管部门的介入释放出明确信号:无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信息披露合规都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近期立案案例频现:监管紧盯信披,警示市场风险

在这两家公司之前,国庆假期及前后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被纳入立案调查范围。10月1日,南新制药(688)公告因涉嫌年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10月9日节后开盘,公司股价就遭遇20厘米跌停,市场对信披违规的反应可见一斑。

*ST元成(603388)的情况更具警示意义。该公司7月2日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截至9月30日,股价跌幅已超49%,9月15日还创下1.68元的年内新低。10月1日公司再发风险提示公告,明确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等多重风险,给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

梳理9月以来的案例,9月30日的*ST星农(603789)、9月27日的富煌钢构(002743)、9月19日的ST新动力(300152)等,均因信息披露问题被立案。其中ST新动力并非首次触碰红线,此前已多次被证监局和交易所出具监管函,2022-2024年多份定期报告因未按规定纳入合并报表存在虚假记载,公司治理长期混乱,最终迎来立案调查 。短短一个多月,多家企业被立案,凸显了监管部门对市场乱象的“零容忍”态度。

股民维权有路径:满足这些条件,亏损可依法追偿

面对上

明确的索赔条件来看,不同公司的时间区间各有差异:

– 南新制药(688)暂定2025年10月1日之前买入的投资者可登记索赔;

– *ST星农(603789)将索赔时点暂定为2025年9月30日之前买入;

– *ST元成(603388)的索赔条件涵盖三个时间段,包括2021年4月15日至2024年1月30日买入且2024年1月31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的投资者,以及2025年7月1日前买入且7月2日后卖出或持有亏损的投资者;

– 路桥信息(920748)则暂定2024年4月23日至2025年9月29日买入,且9月29日收盘仍持股的受损投资者可参与索赔;

– ST新动力(300152)的适格投资者范围也已初步明确:2025年9月19日(含当日)之前买入,并在2025年9月20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可报名索赔 。

监管持续加码:信披是生命线,投资需学会“避雷”

梳理近期所有立案案例可见,“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是最主要的立案原因,涵盖年报虚假记载、信息披露不准确、重大事项未及时披露等多种情形。从监管动向看,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的查处力度持续加大,仅国庆前后就有近20家公司被列入相关名单,覆盖多个市场板块。

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的“生命线”,对信披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通过立案调查、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等多重手段形成监管合力,既警示上市公司守住合规底线,也为投资者营造更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这种高压监管态势,正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更要学会主动“避雷”。对于已被立案的公司,需密切关注调查进展和风险提示;对于未被立案但存在营收持续下滑、财务数据异常、高管频繁变动、多次收到监管函等情况的公司,也应保持警惕,避免踩入风险陷阱。

新增立案的如意集团和路桥信息,后续会面临怎样的处罚?*ST元成、ST新动力等公司的风险能否逐步化解?持有相关股票的投资者,你准备好维权材料了吗?


10月15日A股立案名单更新!2家公司刚“踩线”你符合条件能索赔?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