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网上公开客户端、网上公开首页都能找到我们!监管出手,顶格处罚
资本市场没有“免罪金牌”,即便已退市,威创股份仍面临投资者的依法索赔。
回溯威创股份退市前,2023年12月23日,威创股份发布了一则公告,其中不仅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了变更,而且新实控人划走了公司13亿现金未归还。同日,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
2025年2月21日,公司收到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广东证监局依法对公司及相关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及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开出合计5670万元的“罚单”,惩罚金额接近顶格。
不过威创股份早已在2024年9月告别A股,而因其信披违规引起的投资者维权案件,前段时间示范性案例已在该公司管辖地法院进行开庭审理。
13亿资金“消失”,引爆投资者索赔潮
威创股份这场“闹剧”背后,是公司13.43亿元资金被关联方擅自划转的巨大丑闻,而投资者们更是在长达半年时间内对实际控制人变更等关键信息一无所知。
据处罚决定,公司的违规事项如下:其一公司拟收购方未按规定及时履行协议收购事项报告义务,该公司实控人未告知该公司控制公司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其二未按规定及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公司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等,公司均未按规定及时披露;其三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近年来,A股市场上退市后被严惩的案例越来越多,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监管信号,任何恶性违规绝不会因为退市而消除,立体追责将紧步跟上。
退市不免责,仍需面临股民索赔
名参与,符合于2023年8月30日-2023年12月22日期间买入,并在2023年12月23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即可报名索赔。(威创股份维权入口)
保护投资者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监管层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突出惩、防、治并举,有助于维护市场“三公”。另一方面,监管层强化执法震慑,突出提升精准性,突出“追首恶”,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系列举措,目的就是要让投资者切
网上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