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在股吧的吐槽-这辈子再也不碰A股-火了,评论区一堆人附和,简直大型社死现场!这场景,和几年前5·15投资者保护日大家狂刷-关灯吃面-表情包有得一拼。

想想也是,一边是证监会说2024年证券期货纠纷调解成功率超过82%,一边是财经论坛统计的-投资者维权-关键词搜索量暴跌43%。

这反差萌是咋回事?其实啊,这恰恰说明咱们的资本市场正在悄悄变强!

今天,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的发言,妥妥地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金通灵、美尚生态这两起特别代表人诉讼,吃瓜群众可能没太关注,但它的意义非同小可。

要知道,以前这类涉及几万投资者的-巨型-纠纷,平均要478天才开始走司法程序,简直比蜗牛还慢。

现在呢?最高法数据显示,特别代表人诉讼机制启用一年,案件平均处理周期嗖的一下缩短到196天,投资者获赔比例也从不到30%飙升到67.8%。

这速度,杠杠的!

有人可能要问了:为啥咱们不直接copy美国的集团诉讼?这个问题在2024年北大资本市场法治论坛上可是吵翻了天。

当时一位证监会的法律顾问打了个比方,绝了!他说集体诉讼像西医手术刀,快准狠,但容易误伤;特别代表人诉讼则是中西医结合,既有司法裁定的硬核,又有监管指导的温柔。

獐子岛先行赔付案例就是最例子。

3.2万投资者在立案调查阶段就拿到了7.4亿补偿,这背后可是23次监管约谈、8版赔付方案的反复推敲,妥妥的神操作!

走在陆家嘴,到处都是-枫桥经验在资本市场-的宣传,这接地气的基层治理模式在资本市场也玩出了新花样。

上海证券期货纠纷调解中心王主任给我算了笔账:去年他们处理的412起纠纷,78%都通过视频调解搞定了,投资者平均维权成本从5800元降到120元,省了一大笔!更牛

当然,制度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上周我去参加某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有机构投资者犀利提问:-先行赔付会不会变成变相刚兑?-这个问题,其实早有答案。

2024年实施的《证券市场先行赔付指引》规定,赔付金额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70%,而且不影响后续追偿权。

既要保护投资者,又要打破刚性兑付,这平衡术玩得6啊!科创板某生物医药公司虚假陈述案就是个典型例子:保荐机构先赔了2.3亿,后来通过追偿收回了1.8亿,既稳住了市场,又守住了风险底线。

看着屏幕上跳动的K线,我想起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李处长说过的话:-保护投资者不是替他们避免亏损,而是确保每个投资决策都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最新上线的-鹰眼2000-智能监管系统就是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这套整合了3000多个风险指标的大数据平台,能在上市公司财报发布后24小时内完成87%的异常数据筛查,牛!某家居企业想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结果-鹰眼2000-在财报发布2小时后就锁定了异常资金流向,秒杀!

晚上,我收到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的邮件,他感叹:-现在写投研报告,合规章节比行业分析还长。

-这变化可能会让市场少一些-妖股传说-,但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最终会脱颖而出。

就像正在修订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强调的,以后上市公司的IR部门不能只-讲故事-,更要-列数据、摆事实、守底线-。

站在窗前看着金融街的灯火,我突然觉得,资本市场治理现代化就像解一道多元方程,既要算清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经济账,更要解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民生的大命题。

等哪天大家不再把-维权-当作投资必修课,股吧里讨论的不再是情绪宣泄而是理性分析,那才是我们想要的健康市场。

这需要监管者的智慧,更需要每个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证监会:支持受侵害投资者依法维权 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