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第一季度的结束,牙科巨头们也陆续发出各自的业绩表现。尤其在市场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到底是能在乱世中走出来“赚钱”的英雄,还是一视同仁被赛道打击到底?
01|爱齐科技:“你们俩个不要再打啦!”
当地时间5月8日,隐适美母公司爱齐科技(Align Technology)发布了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报告显示,公司在2025年Q1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70.78亿元,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1.6%;实现净利润约为人民币6.74亿元,同比下降11.2%,环比下降10.2%;销售毛利率69.45%,趋势呈逐季下降。
具体看来,报告期内,其核心业务隐形矫治器板块实现收入约为人民币57.59亿元,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0.3%;病例数量64.23万例,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2.2%;其中青少年及成长期患者的隐形矫治器病例数量从19.92万例增加到22.58万例,同比增长13.3%,市场普及效果持续。
与此同时,公司的隐适美产品(Invisalign®)的全球患者量在期内突破了2000万大关。数据显示,第一季度Invisalign培训过的医生病例总数为8.53万例,增长了2.1%;每个医生的总利用率从去年同期的7.2例增加到7.5例,国际市场的利用率有所提高。截至2025年3月31日,员工人数为2.12万人,同比下降2.2%;全球合作医生超过28万名。
爱齐科技表示,尽管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在亚太地区、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以及北美地区的表现向好,但依然存在着多种不利影响因素:一方面在于消费者的需求和可支配收入双双被削弱,并在关税威胁以及报复性行动的影响下状态持续,以及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市场不确定性继续;而另一方面,则是美中两国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制造所需的某些原材料、零部件和组件的供应受到限制或禁止。
基于以上考量,爱齐科技对于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预计为全球收入10.50亿至10.70亿美元(人民币75.89亿元至77.34亿元)。
【爱齐科技】财报链接
02|士卓曼:将“拥抱中国”进行到底!
全球种植体生产巨头士卓曼集团(Straumann Group),则是在更早些时间就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59.61亿元,同比增长10.1%。
士卓曼在报告中表示,本季度的成绩亮点突出在产品创新与战略合作,不仅推出了面对全球及个别地区的高性能数字系统,其数字化解决方案Straumann AXS平台也在科隆国际牙科展览会上获得广泛关注,此外,公司还与迅实科技达成合作,推出了集成椅旁工作流程的Straumann Signature Midas打印机。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EMEA地区市场(欧洲、中东及非洲)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24.51亿元,同比增长8.4%,占集团总营收的41.1%,主要来自德国市场以及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市场的业绩贡献。
亚太地区营收约为人民币14.20亿元,同比增长24.0%,占集团总营收的27.2%。作为期内全球业绩增长最强劲的区域市场,表现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持续性拉动,以及印泰以及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双位数持续增长。
在种植业务相对疲软的北美地区,期内也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16.20亿元,占总营收27.2%,同比增长4.1%,虽然涨幅不大,但仍然以正增长表现撑起了集团总业绩。
最后是拉丁美洲地区,期内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4.67亿元,占总营收7.8%,同比增长3.9%,无功无过。
士卓曼表示,尽管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客户需求,但增长动力也持续存在,并强调中国市场持续稳定的患者流对业绩收入增长的巨大贡献。
在今年4月14日,士卓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以中美为主的全球关税战争发布了声明,表示公司对全球贸易环境及关税动态变化的高度重视,并对其在华业务的受影响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士卓曼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医疗健康市场之一,卫生健康领域的显著进展带来了市场的长期发展机遇。未来,公司将在政策引导下继续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本土化布局,以降低潜在风险并确保对客户需求的高效响应。
而在第一季度的财报中,其首席执行官也表示:“尽管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继续影响企业,但凭借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和广泛的地理布局,已做好充分准备继续推动长期成功。”
【士卓曼】财报链接836-ed31-4ddf-adc0-e7accddd3125/Q1_Results_2025_Straumann_Group_Media_Release.pdf
03|登士柏:有点尴尬 问题不大
在2024年裁员超过1200人的登士柏西诺德(以下简称登士柏),与以上两家公司的表现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则稍显尴尬。
报告显示,登士柏在2025年Q1的营收约为人民币64亿元,同比下降7.7%,其中有外汇变动对营收产生了约2.17亿的负面影响;实现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45亿元,同比增长11.11%;调整后毛利率为56.3%。
具体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正畸和种植解决方案营收约为人民币15.73亿元,同比下降20.0%,是期内下滑最为严重的业务板块,种植体和假体销售额出现中等个位数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实验室业务量下降以及美国和欧洲种植体销售额下降,但高端种植体销售额略有增长;连接技术解决方案营收约为人民币17.03亿元,同比下降4.7%;基础牙科解决方案营收约为人民币25.59亿元,同比下降2.7%;医疗保健营收约为人民币5.36亿元,同比增长3.4%,也是唯一有增长的业务板块。
市场方面,报告期内美国市场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21.89亿元,同比下降15.2%,公司对美国客户的季度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受访者表示担忧或预期快速变化的经济状况,以及患者客流量和治疗接受率可能受到影响;欧洲市场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26.24亿元,同比下降3.4%;其他市场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15.58亿元,同比下降2.8%。
基于业绩情况,公司2025年的全年营收预期,结合汇率影响,将被上调至261亿—268亿元区间,增长预期调整为下降4.0%—2.0%之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登士柏在第一季度剔除了DTC牙套Byte业务销售影响(-4%),有机销售基本持平。
2024年10月,因被指控未能向投资者披露其业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其目标客户群可能不适合接受传统矫正器治疗的低收入人群,登士柏宣布暂停旗下Byte产品的销售,该消息一出,公司股价随即大幅下跌。今年1月,登士柏表示将对Byte业务重新定位,在保留Byte强大的DTC营销能力的同时重新定义其商业模式,加强牙医在矫治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并与牙医合作开展直面消费者(DTC)营销工作。
但面对隐形矫治市场对DTC模式已难以逆转的信任危机,若想让Byte重回其隐形正畸管线的主力之一,登士柏将面对的挑战又谈何简单。
【登士柏】财报链接-b52e-7f3240c07c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