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杜海
在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维权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市场各方期待,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能够更加健全。
值得注意的是,新《证券法》确立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对我国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加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康美药业案作为全国首例特别代表人诉讼案,曾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该案涉及的5万余名投资者获赔24.59亿元,无论是投资者获赔人数还是获赔总金额,都创下中国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最高记录,成为资本市场法治史上的重大标志性事件。
而2023年以来,投资者保护工作也在不断走向纵深。2月17日,《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实施,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更加完善。
对于未来投资者保护工作重点,不少市场人士认为,今后,可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上市公司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各项责任和义务,普及集体诉讼和代为行权制度,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案例,在降低投资者诉讼成本和提升行权便利度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投资者保护的法治化程度。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在特别代表人诉讼方面,投保机构应加快启动后续案件,进一步完善选案机制和相关流程;在普通代表人诉讼和示范诉讼方面,法院诉讼进度和流程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和完善;在前置程序取消后,投资者依据初步证据起诉上市公司等被告索赔,法院和证监会的沟通机制还有待加强;随着注册制全面落地,证监部门、投保机构、证券公司等要积极开展投资者专项教育,对投资者倡导理性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