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美妆界的知名企业露华浓(Revlon)旗下的Almay品牌又一次陷入了集体诉讼的漩涡。此次诉讼的焦点集中在该品牌化妆湿巾所宣称的“环保属性”上。7月30日,原告罗宾・维多利亚・萨维奇(Robin Victoria Savage)向加利福尼亚州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露华浓以“100%可生物降解”为宣传手段误导消费者,实际上该产品在日常处理时根本无法达到宣传中的降解效果。这已经是露华浓在短期内第二次因Almay品牌产品的宣传问题面临集体诉讼,此前其“低敏”产品宣传也曾引发法律纠纷。

核心指控在于“环保标签”与产品实际性能严重不符,违反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绿色指南。诉讼文件显示,萨维奇在起诉书中指出,Almay化妆湿巾在营销过程中大量运用绿色标识、树叶图案等环保视觉元素,刻意塑造“生态友好”的产品形象,其核心宣传点“100%可生物降解”更是直接印在产品包装和电商详情页上。然而,这些湿巾在被丢弃到垃圾填埋场或进行焚烧处理时,根本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分解。诉讼重点引用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布的《绿色指南》作为法律依据。该指南明确规定,如果产品在“常规处置条件”下无法在一年内完全降解,企业不得在未限定条件的情况下宣称其“可生物降解”,此类未经证实的环保宣传将被认定为“具有欺骗性的商业行为”。原告方认为,露华浓完全清楚这一监管标准,却在Almay化妆湿巾的宣传中省略关键前提条件,属于故意误导消费者。萨维奇在诉讼中表示:“我是因为看到‘100%可生物降解’的宣传,才在亚马逊和CVS(美国连锁药店)购买了这款湿巾。”她一直关注环保问题,选择该产品的主要原因就是相信其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负担。如果早知道产品无法实现宣传中的降解效果,她不仅不会购买,即便考虑购买也会要求更低的价格。这种“基于虚假信息的消费决策”,成为她发起诉讼的核心诉求支撑。

此次诉讼并非个人维权,而是萨维奇代表特定群体发起的“拟集体诉讼”。根据诉讼方案,她代表的群体是“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于加利福尼亚州购买过Almay这款化妆湿巾的所有消费者”。原告方认为,露华浓的虚假宣传行为并非针对个别消费者,而是对整个加州消费群体造成了普遍误导,因此有必要通过集体诉讼的形式维护群体权益。在法律指控方面,萨维奇团队围绕三项核心罪名展开索赔:一是违反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律禁止企业以虚假、误导性陈述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二是“违反保修义务”,原告方认为“100%可生物降解”本质上是产品质量承诺的一部分,露华浓未兑现该承诺即构成违约;三是“不当得利”,主张露华浓通过虚假环保宣传获取了超出产品实际价值的利润,这些额外收益属于“无法律依据的不当所得”,应返还给消费者。具体索赔诉求包括四部分:一是要求露华浓赔偿消费者因虚假宣传遭受的经济损失;二是责令露华浓退还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部分或全部款项;三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化妆湿巾诉讼并非露华浓近期面临的唯一法律问题。同一时期,Almay品牌的另一类产品也因宣传问题陷入集体诉讼。原告表示,她购买的多款Almay产品,包括恒彩液体粉底液、净颜遮瑕膏以及色彩呵护液体唇膏,因为相信产品标签上“低敏”(hypoallergenic)的表述才选择购买,但使用后她与家人出现了皮肤刺激、眼部不适、皮炎甚至皮肤过敏反应,因此认为品牌“低敏”宣传缺乏科学依据,属于虚假营销。据悉该诉讼案的案号为1:18 – cv – 06992,由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审理。

短期内两次因产品宣传问题卷入集体诉讼,已经对露华浓及Almay品牌的市场信任度造成了冲击。露华浓作为一家创立于1932年的老牌美妆企业,曾凭借“大众化美妆”定位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但近年来受业绩波动、管理层变动等因素影响,品牌竞争力有所下降。此次连续的诉讼风波,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产品质量管控与营销合规性的质疑。 截至目前,露华浓官方尚未就此次Almay化妆湿巾诉讼事件作出公开回应。但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若此次集体诉讼最终胜诉,露华浓不仅需要支付高额赔偿金,还可能面临FTC的额外监管处罚,同时需对产品宣传内容进行全面整改。更关键的是,连续的法律争议可能导致消费者对Almay品牌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进而影响产品销量与品牌长期形象。

此次露华浓诉讼事件也再次引发了外界对美妆行业“环保营销”合规性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可降解”“天然”“碳中和”等环保概念成为美妆品牌的重要营销卖点,但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存在“重宣传、轻实效”的“漂绿”行为,即通过表面化的环保标签、未经证实的环保数据,营造虚假的可持续发展形象。FTC近年来加强了对美妆、快消行业“环保宣传”的监管力度,除《绿色指南》外,还多次针对“虚假环保宣传”发起执法行动,要求涉事企业整改并赔偿消费者损失。此次露华浓诉讼事件,被业内视为FTC监管政策的又一次“实际落地”,也为其他美妆品牌敲响了警钟:环保营销必须基于真实、可验证的产品性能,任何试图通过“概念炒作”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都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与品牌信任危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此次事件也提供了重要的消费提示:面对产品包装或宣传中的“环保标签”,需保持理性判断,可通过查看产品成分表、第三方检测报告等方式验证环保宣传的真实性,避免因盲目相信“环保噱头”而做出不符合自身预期的消费决策。


露华浓因Almay化妆湿巾“100%可生物降解”虚假宣传面临集体诉讼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