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不法分子冒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名义销售金融产品、代理证券买卖、推荐股票基金期货产品等非法活动时有发生,他们以“合法身份”为掩护,宣传高额收益,骗取投资者信任,开展各类金融诈骗行为。为帮助投资者更好的认清不法分子的骗术,增强防范“假QFII”免疫力,我们根据12386服务平台投资者诉求信息,编写了以下案例,请随中证保博士一起看一看吧:
提示:以下案例中所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均为不法分子假冒其名义开展诈骗活动。
案例1:“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搭建金融平台,投资者存入资金后无法提现
(QFII)”,目前正在开拓中国市场,已成功搭建覆盖全球的金融服务平台。为拓展客户,投资者只需凭中国护照号即可注册账户,新用户还能领取500元“福利金”,且参与全球股票、债券等证券交易“零手续费”。投资者按其指引注册账户,先存入1万元尝试交易,初期账户显示有小幅盈利。当她想提现时,发现系统提示“账户异常”,多次操作后账户直接被锁定。投资者联系客服,对方以“需补足5万元保证金解锁”为由推脱,后续多种
案例2:假冒QFII名义卖高收益信托,投资者购后失联
投资者在互联网看到了某信托产品广告,该公司称自己的注册地在境外,但已在中国证监会备案,是“监管认可的正规境外投资机构”,出示的宣传资料标注产品“月收益10%、年收益100%,风险极低且收益稳定”。为进一步争取投资者的信任,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甚至远程指导投资者登录证监会官网,在“,此时才发现所谓“信托产品”是骗局,20万元血本无归。
案例3:参与境外平台“黄金交易”账户被封,投资者难维权
投资者通过某社交平台广告,进入“XX公司”设立的境外线上交易平台。该公司宣称自己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其平台拥有多项金融资质,可“24小时双向交易黄金,轻松赚大钱”。投资者按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存入4万元本金,初期通过短线交易盈利2000余元。某天她登录账户时,突然收到系统通知“因涉嫌内幕交易,账户已冻结,资金不予退还”。投资者联系平台客服,客服表示是交易数据异常,拒绝出示具体证据,也不告知解冻流程。投资者经多方查询,才明白平台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黑平台,4万元本金无法追回。
案例4:误信QFII批文买理财产品,到期后机构失联
投资者接触到“XX基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方自称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并出示证监会批文照片,内容显示“核准该公司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要求其依法开展业务”。工作人员称,凭此批文可发行“低风险理财产品”,推荐的40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9.9%,到期自动兑付”。投资者以为“有证监会批文就安全”,未核实批文真伪及业务范围,投入5万元购买。实文件篡改而成。
案例5:境外机构以“证监会三方账户”为由拖延提现,最终失联跑路
投资者经朋友介绍,在“XX研究有限公司”投入15万元购买了“海外优质股票投资组合”,对方称公司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由“证监会三方账户监管,安全有保障”。3个月后,投资者想转出部分收益,却被客服告知“QFII资金需先归集至证监会指定三方账户,再转入投资者证券账户,流程需1-2个月”。投资者等待几个月,客服均以“系
案例6:“XX投资局”虚构境外平台买国内基金,投资者入金后发现是虚拟盘
享受年化15%的额外收益”,催促他“尽快入金,名额仅限50人”。投资者按要求在该平台注册,先存入2万元购买了某基金产品。一段时间后,投资者想赎回部分资金,却发现提现按钮无法点击,联系客服时,对方称“系统维护”后便失联。之后,投资者通过该基金的管理人公司官方渠道查询,发现自己并不是该基金的持有人。再登录平台时,所有“基金持仓”数据消失,才得知该平台是虚拟盘,2万元已被机构卷走。
中证保博士提示:
合格境外投资者(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是经证监会批准,使用来自境外的资金,以自身名义在境内开展证券期货投资的境外投资者。此类机构仅以自身名义在华投资,不在境内开展任何证券期货经营性活动,且不具备在境内开展证券经纪、基金销售等证券基金期货业务经营资质。提示广大投资者,在任何投资活动中,都要高度警惕“高收益、零风险、零手续费”等虚假宣传手法,上述案例中提到的“月收益10%”“年收益100%”“零手续费”“福利金”等均为典型诱饵,正规机构绝不会以“零手续费”“福利金”为噱头吸引投资,更不会承诺“稳赚不赔”。第三,警惕各类“境外投资”的噱头,个人投资者如通过境外机构搭建的私人平台、社交软件链接注册账户、存入资金,资金安全无法保证。此外,“凭护照注册境外账户”“跨境黄金杠杆交易”“境外平台代购国内基金”等行为,大多违反外汇管理和金融监管有关规定,一旦出现资金损失,维权难度极大。
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警惕并远离不法分子以“合格境外投资者”名义在境内开展的各类经营性活动,以免遭受财产损失。一旦发现,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