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3年1月30日,蓝盾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亏损9亿至11亿元,公司营收再度下滑至1.25亿至1.5亿。虽然亏损区间上下线区间达2亿,但是该份业绩预告披露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0.67亿至1亿,区间仅为2300万元,极限亏损11亿的背景下并未导致净资产负数,这背后的逻辑让人摸不着头脑。
更蹊跷的是,蓝盾股份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会计差错更正工作尚未完成,公司预计将于2023年4月份完成该项工作。公司财务部门结合前期工作进度及相关数据进行了测算,在本次业绩预告中已将该事项纳入测算范围,预计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将减少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约9,500万元。但是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2017年到2019年三年虚增净利润为3.8亿,数据差异非常大。背后的原因大概率是上述虚增营收再后期通过应收账款坏账已经提前在以前年度报表消化。
事实上,蓝盾股份通过多次并购营收一度达20亿以上,顺利完成业绩对赌后,多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公司五年以上应收账款才100%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的会计估计导致了坏账风险的延缓释放。半年报显示公司应收款项高达41亿,但是巨额应收账款半年度回款不到一亿。随着时间流逝信用减值比例逐年提高。而背后相关销售的真实性也许直到退市也是谜团。中经汇通仅仅虚增不到4亿,0亿规模应收账款迟迟无法回收导致公司现金流断链才是公司退市风险引爆的根本原因。
此外,2022年6月13日公司向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重整申请,时隔半年绵阳中院尚未作出是否受理公司重整案的裁定,现如今2022年已经过去,相关财务指标和非标意见引发的退市风险,更是让重整雪上加霜。
索赔条件
12月29日期间买入且2021年12月29日收盘还持有,或2018年4月26日至2021年3月29日期间买入且2021年3月29日收盘还持有的投资者,可通过易索资讯相关网讯申请民事赔偿。
索赔进展
投资者诉讼转由成渝金融管辖。
违规依据
2022年7月6日,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广东证监处罚字〔2022〕10号)。经查明,蓝盾股份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事实如下:蓝盾股份子公司中经汇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经电商),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通过伪造大量客户和商户的业务合同、业务对账单、询证函回函等,在自主开发的汇生活系统、EPAY系统上虚构发码数据和消费数据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中经电商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37,929,418.22元、164,709,504.62元、79,115,644.30元,占蓝盾股份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6.22%、7.22%、4.12%;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37,929,418.22元,164,709,504.62元、79,115,644.30元,占蓝盾股份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6.79%、33.74%、8.33%。上述情况导致蓝盾股份披露的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和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索赔材料
1、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2、加盖证券公司营业部印章的证券账户查询确认单、单只股票纸质版对账单(交易频繁的投资者请同时准备电子版对账单EXCEL格式)。投资者如果通过多个证券账户或通过信用账户在征集时间段内买卖过股票的,需打印所有账户单只股票的交易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