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诉金额超怡亚通 2023 年净利润 6 倍。

作者 | 姚悦

编辑丨武丽娟

本文约 5160 字,阅读时长约 8 分钟

” 国内供应链鼻祖 ” 被昔日盟友起诉了。

2 月 23 日晚,怡亚通(002.SZ)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子公司汕尾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 ( 下称:汕尾怡亚通 ) 因合同纠纷被起诉追讨 8.82 亿元,日前该案件已经立案。

起诉怡亚通的正是两年前与其共同合作海砂项目的盟友——汕尾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下称:汕尾投控 ) 。

虽然目前该诉讼的最终影响不确定,但 8.82 亿元对于手头并不充裕的怡亚通不是一笔小数目。2023 年,怡亚通净利润仅为 1.34 亿元。

就在 2018 年,作为 ” 国内供应链鼻祖 ” 的怡亚通还因 ” 烧钱 ” 扩张资金承压,在国资驰援之下才得以喘息,当前公司仍在业绩增长乏力下,努力探索新的增长点。

怡亚通曾经是 2015 年牛市的明星股票,股价曾在 2015 年 5 月达到 75 元 / 股左右,但此后整体下行。截至 2 月 28 日收盘,怡亚通报 4.63 元 / 股,总市值 120 亿元。

来源:罐头图库

  汕尾海砂项目生变,

怡亚通卷入 8.82 亿合同纠纷

2022 年起,怡亚通与汕尾投控就开始合作海砂项目,陆续签署了多份相关合同。2023 年 5 月,怡亚通与汕尾投控联合运营的海砂项目正式揭牌;次月,该项目正式开采。

彼时,怡亚通方面表示,汕尾海砂项目是新时期怡亚通做强产业链的重要体现,怡亚通正在整合多行业源头原材料优势,建立供应链平台,助力上下游之间实现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围绕全国重点基建规划项目,联合各省市区资源载体,共同合作推进基建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

然而,合作仅两年多,海砂项目就已生变。

2022 年 11 月 2 日,怡亚通与汕尾投控签订《JH21-08 区块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和采矿权出让合同》,约定由汕尾投控参加海砂项目的投标和投资,并由怡亚通在汕尾成立汕尾怡亚通负责现场施工管理;

2022 年 11 月 17 日,双方签订《汕尾管辖海域 JH22-03 区块 JH21-08 区块海砂矿产资源项目预购砂协议》,约定了怡亚通应按照双方议定价格定期、定量、定额向汕尾投控支付海砂购砂款;

特别是2023 年 1 月 9 日,双方签订《汕尾管辖海域 JH21-08 区块海砂矿产资源项目购砂协议》,约定汕尾怡亚通分 20 期向汕尾投控支付货款共计 28.03 亿元。

2024 年 4 月 2 日,双方又签订《购砂协议之补充协议》,约定变更项目总价为暂行按照汕尾投控持有该海砂项目保本价格即 24.88 亿元分期进行支付;怡亚通向汕尾怡亚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再由汕尾怡亚通将商业承兑汇票转背书给汕尾投控;怡亚通应开具 7800 万元金额的商票作为履约保证金。

汕尾投控认为,汕尾怡亚通和怡亚通未按协议约定履行责任,要求汕尾怡亚通和怡亚通履行支付义务及相关违约金。

汕尾投控请求法院判令汕尾怡亚通和怡亚通向其共同支付逾期未付款项 7.74 亿元和《购砂协议》项下的违约金合计 2597.19 万元,以及《购砂协议之补充协议》项下的违约金 ( 暂计至 1 月 24 日违约金为 399.72 万元;从 2024 年 1 月 25 日计算到实际偿付之日的违约金,以逾期款项 2.82 亿元为基数,按照利率每日 0.03% 计算 ) 。此外,汕尾投控请求法院判令怡亚通向其支付 7800 万元履约保证金以及判令怡亚通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汕尾投控合计追讨 8.82 亿元。

怡亚通表示,公司对该案件高度重视,认为案件在合同效力、海砂储量及应付责任等各方面均存在重大争议,公司将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收集各方证据予以应诉,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来捍卫公司的合法权益。鉴于该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后续审理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据天眼查显示,汕尾怡亚通的大部分股份已于 2024 年底转让给深圳市千城盛科技有限公司,怡亚通持股比例由 99.5% 降至 5%。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怡亚通对子公司持股比例降至 5%,在法律层面,诉讼主体资格和责任认定基本不受影响。因为诉讼针对的是公司及子公司在海砂项目中的过往行为,责任认定基于当时的业务关联和法律事实,不会因持股比例变化而改变。

” 不过在实际执行上可能产生影响。若判决需承担赔偿责任,持股比例降低意味着怡亚通对该子公司资产的掌控力减弱,可能影响赔偿资金的筹集和支付。原本可通过对子公司的高度控制权调配资源偿债,如今这种能力受限,增加了履行判决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支培元补充道。

  ” 烧钱 ” 扩张遇挫,国资及时驰援  

1997 年,国内互联网刚刚兴起之际,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还在中关村组装电脑,而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周国辉,已经靠着为 IT 行业客户代购主板、显卡、声卡等收取代购费,成立了怡亚通。此后,怡亚通的业务逐渐从 IT 拓展至医疗器械、化工、纺织品、快消品等领域,逐渐进化成一家供应链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怡亚通之前国内并没有所谓的供应链公司。2004 年,怡亚通提出变更注册为供应链公司时,工商系统完全不认可:这怎么能作为行业来注册呢?但此后,因为怡亚通,供应链才逐渐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升级成为辐射各行各业的新业态。

2007 年,怡亚通登陆深圳中小板,成为 A 股首家供应链服务上市企业。

最初,怡亚通的主营业务是 ” 广度供应链 “,就是承接客户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非核心业务外包。这种业务模式,赚的是份微薄的 ” 辛苦钱 “,而且因为门槛低,很快就处于竞争饱和状态。

怡亚通便开始酝酿转型,怡亚通创始人兼董事长周国辉将战略目标锁定到 ” 深度供应链 “。

在此之前,中国品牌的线下渠道依靠一层一层的代理逐级下沉,这个过程中,企业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搭建系统的线下渠道,后续管理维护的各种成本并不轻松。怡亚通要做的就是搭建起这个渠道,然后向品牌企业发起团购。

2009 年,怡亚通推出了 “380 分销平台计划 “。周国辉对其的规划是,年交易规模超万亿、产品可直送全国 380 个主要城市和 2800 个县级市,覆盖全国超过 500 万家终端门店和 10 亿消费者的商业生态圈。

具体落实过程中,怡亚通与当地颇具规模的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怡亚通控股,经销商参股;再对合资公司提供管理和资金支持。2014-2018 年,怡亚通耗资近 70 亿收购了约 400 家快消品经销商,构建起全国最大的横跨食品、酒饮、母婴、家电和日化五个赛道快消品全国分销网络。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资金支持吸引地方经销商,同时,为了保证 ” 血液 ” 畅通,怡亚通采用 ” 采购现款,销售赊账 ” 模式,就是对上游品牌商支付现款采购商品,对下游终端垫资。

这无疑对怡亚通的资金能力提出了巨大考验,而且要注意,供应链行业一直处于低毛利,怡亚通就选择通过举债扩张。

据 Wind 数据统计,自 2007 年上市,至 2018 年 8 月 31 日,怡亚通以股权再融资,从资本市场拿到了 18.6 亿元;间接融资方面,如果按照增量负债计算,融资额达到 199 亿元,而如果按照筹资现金流入的口径来计算,间接融资额则高达 2267.8 亿元。 

另据 Wind 数据显示,2007 年以来,怡亚通的资产负债率就始终在 80% 左右。这样的负债比例堪比房地产行业。

然而,随着进入降杠杆周期,信用环境收紧,怡亚通 2018 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01 亿元,同比下降 1726.7%。尽管尝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等自救,但怡亚通的扩张模式最终难以为继。

不过,得益于政策东风,怡亚通得到了国资驰援。

2018 年 9 月,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投控)共支付 24.04 亿元,分两批共受让怡亚通 18.3% 的股份,从而成为怡亚通的第一大股东‌,周国辉实控的深圳市怡亚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怡亚通投控)退至第二大股东。

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深投控仍为怡亚通第一大股东,持股 14.96%,怡亚通投控为第二大股东,持股 11.55%。

  多点开花,

” 国内供应链鼻祖 ” 怡亚通能否重振?

国资进入后,怡亚通开始着力节流,2018 年通过收缩供应链金融业务,关停部分资金使用效率低、盈利能力低的项目,减少营运资金占用。

但这一系列举措使得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增加,但同时也使得营收明显放缓。2018 年,怡亚通实现营收 700.72 亿,同比微增 2.27%,净利润下滑 66.38% 至 2 亿元,为 2013 年以后的首次负增长。同时,截至 2018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仍在 80% 以上,累计负债 347.57 亿元。

周国辉便想法探索更多的增长点,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 ” 怡亚通饮酒 “。

怡亚通早已经涉足酒类的供应链,但传统供应链模式下怡亚通酒业板块利润有限。2018 年,怡亚通开始发力酱酒,探索从供应链到品牌运营模式。

传统模式下,怡亚通酒业供应链业务大都和名酒合作,公司帮客户把货物从厂家运到销售网点,相当于买下货物后卖给下家,品牌运营模式下,怡亚通和国台、钓鱼台等企业等合作,推出全国独家运营酱酒品牌,市场打造自己负责,价格体系由公司确定,拥有较大利润空间。

此后,怡亚通再进一步规划,孵化酒类自有品牌。其计划抓住国潮风向,联合 ” 大唐不夜城 ” 打造出具有盛唐文化特色的酱酒 IP 产品 ” 大唐秘造 “。怡亚通还一举成为大唐酒业的控股股东。

不过,随着国内酱酒行业降温,怡亚通在酱酒赛道声量减弱。

5.01 亿元、42 亿元以及 31.36 亿元,分别下降 23.03%、23.64%、25.35%;公司酒饮营收占当年总营收比重分别为 8.08%、5.98% 和 3.67%。

财报中 ” 秘造酒业 ” 公司被怡亚通陆续处置,后大唐酒业的控股股东也悄然变更。

与此同时,怡亚通遭遇增收不增利的挑战。2022 年,怡亚通全年营收 853.97 亿元,增长超两成,净利润 2.37 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只有 6.4 亿元;同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达 79.61%。创造更多利润,仍是周国辉当务之急。

来源:Wind 金融终端

怡亚通深化资源源头整合开采,分别在安徽桐城、广西百色等地成立合资公司,打造林业、砂石、数字经济、新能源材料等多个供销平台,以期增厚营收利润。汕尾的海砂项目便属于这一战略之下。

此外,怡亚通还着力布局新能源、大科技、大消费等。

2023 年,怡亚通和德国技术的汽车研究公司合作,组建新能源的物流汽车公司;在尼日利亚和矿山合作,开采、包销锂矿;布局新能源基建,在四川宜宾投产储能和充电桩;还入股半导体车规细分市场的深圳星火半导体科技。

目前这一系列布局尚未显现成效。2024 年前三季度,怡亚通营收 584.41 亿元,同比减少 14.41%;净利润 0.29 亿元,同比减少 71.58%。同期,负债合计 413.22 亿元,资产负债率 79.97%;此外怡亚通担保金额占净资产比例 82.51%。

你认为怡亚通能够重振吗?欢迎留言评论。


索赔8.8亿!“国内供应链鼻祖”被合作伙伴告了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