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0日晚,金通灵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处罚事先告知书,告知书显示:2017年至2022年,金通灵及其全资子公司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伪造工程形象进度确认表、发货单等调节EPC总承包项目完工进度(履约进度),虚增或虚减对大名县草根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金通灵及其控股子公司泰州锋陵特种电站装备有限公司通过未发货提前确认收入、对销售退回不冲减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

49亿元、虚减营业收入1.97亿元、虚减营业收入537.68万元;虚增或虚减利润总额分别为虚增利润总额1.4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48亿元、虚减利润总额0.3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0.57亿元。而2020年-2022年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虚增利润总额5730.08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398.71万元、虚增利润总额4,332.73万元。上述虚增虚减利润金额分别占2017年至2022年,各年度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103.06%、.10%、31.35%、101.55%、5774.38%、11.83%。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4月28日金通灵刚刚发布差错更正公告,公司未配利润从2021年末调整的数据3.83亿直接变为了-4.72亿,一口气亏光了以前所有年度的净利润总和。而2021年度业绩从2021年净利润从6.30万元调整为-4804.57万元。公司同时表示:上述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不影响收购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7 年-2019 年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根据此前信息披露,上海运能业绩对赌期累计完成净利润2.58亿,业绩实际完成率高达116%。但是本次预处罚并未拆分上海运能业绩对赌期具体虚增数据,但是2017年和2018年虚增利润总额超过了披露金额的100%,导致了盈亏性质的变化,那么公司所谓的不影响业绩承诺完成情况是不是本身就是一个误导性陈述呢?

(来源:金通灵重大资产重组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说明的审核报告)

2016年公司增资收购了泰州锋陵特种电站装备有限公司,2017年又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两家并购子公司通过虚增的方式掩盖了真实经营业绩,而上海运能并购形成的商誉就高达5.94亿,按照业绩对赌期的实际业绩是不是2017年并购当年就存在减值呢?针对预处罚,上市公司后期的差错更正或许会揭晓谜底。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上海运能原实控人邵耿东增发获得3.77%早已完成了减持。

,虚假陈述的揭露并不要求完整全面,2023年4月28日披露的差错更正公告及年报累计折损净资产超8亿,是对此前财务虚增内容的财务洗澡行为已满足揭露日认定(最终以法院判决为准)。凡是2018年4月26日至2023年4月27日期间买入,并且2023年4月27日收盘还持有的投资者赔偿。#头条文章发文任务#


金通灵索赔:差错更正不影响业绩承诺被打脸,处罚显示对赌期虚增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